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锦衣杀第23节(2 / 2)


  皇帝怔了下,缓慢眨了眨眼睛,道:“失忆?”

  “是。”一旦说出第一个字,后面的话便十分轻松,陆珩面不改色,说道,“而且,她似乎将臣误认成她的哥哥了。”

  饶是皇帝历经大风大浪,此刻都有些说不出话了。他看着陆珩,陆珩也坦然站在殿中,任由皇帝打量。

  皇帝没什么道德约束,善恶于他只是一句空话。世界上的人对皇帝而言只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他有用的,一种是对他有妨碍的。便是皇帝这种人,听到陆珩办的事,都觉得太缺德了。

  皇帝很好奇,问:“傅霆州知道吗?”

  陆珩摇头,意有所指说:“他现在还不知道。”

  皇帝一听就明白了,前段时间陆珩和傅霆州的反常也迎刃而解,今日傅霆州拦住陆珩,估计便是为了此事。皇帝点点头,说:“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不要耽误了办案。张永家财万贯,绝不止赵淮这五千两黄金,牢里那几个你再审审,说不定还有。”

  陆珩应下,知道皇帝是觉得证据不够,还要牵扯更多杨党下马。他将王言卿在皇帝这里过了明路,皇帝也没说什么,陆珩便明白,这一关他过了。

  皇帝是一个相信人性本恶的人,同样因此,他也很容易体谅一些由人本来的欲望而延伸出来的恶——比如贪财,好色,嫉妒,争权。陆珩明着和皇帝告陈寅的黑状,皇帝不在乎,但如果陆珩装出一副圣人模样,却暗暗引导皇帝排除异己,那就犯了皇帝的大忌。

  所以陆珩和皇帝一向有话直说。只要陆珩脸皮够厚,胆子够大,敢第一个把话捅开,皇帝想想便也随他去了。陆珩知道皇帝已经默许了他的做法,甚至前段时间他在西郊埋伏傅霆州,皇帝也不计较了。以后就算傅霆州告到御前,也根本奈陆珩不何。

  陆珩解决了傅霆州这个心腹大患,志满意得,神清气爽,和皇帝告辞后就去大牢里审问剩下的文官。他一夜没睡,但一整天都神采奕奕,直到晚上回府,他嘴边都噙着愉悦的笑意。

  王言卿一整日都在等陆珩,终于听到丫鬟禀报陆珩回来,她松了口气,赶紧去迎接。陆珩进门时眼眸带笑,王言卿帮陆珩解开大氅,折叠整齐后交到侍女手里,转身轻声问:“二哥又遇到了什么喜事,怎么这样高兴?”

  贪污案解决,皇帝对他委以重任,不日将正式升任指挥使……每一样都是喜事,但最得陆珩欢心的那件事却不能告诉王言卿。陆珩按住王言卿的手,说:“昨夜果真在赵淮家里搜出了黄金,这个案子能这么快解决,卿卿居功甚伟。这段时间多亏卿卿帮我,卿卿想要什么奖励?”

  王言卿昨日审问完赵淮就回来了,今日一整天都不见陆珩,她本来很担心查案进度,一直想找机会问问结果。不过现在看陆珩的表情,她已不必问了。

  王言卿松了口气,说道:“破案顺利就好,我没什么想要的,能帮到二哥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怎么能行?”陆珩说,“有错必罚,有功必赏,卿卿现在不要奖励,是怕以后犯错被我罚吗?”

  陆珩是一个能把皇帝哄开心的人,说话一套一套的,王言卿哪里招架得住。她忍不住笑了,嗔怪地睨了他一眼:“二哥要罚便罚,我绝无二话。”

  “那我可不舍得。”陆珩拉着王言卿坐下,手顺势放到她的腿上,说,“牢里还有几个,我这几天腾不开空,等过了年,我陪你去街上看看。”

  王言卿惊讶,脱口而出:“真的?”

  陆珩注意到王言卿的意外,心中有了底,笑容越发温柔:“当然是真的。过年就要一家人在一起,如今陆府里只有我们两人,我不陪你,还有谁能陪你呢?”

  王言卿着实有些受宠若惊。她也说不清为什么,总觉得她帮助二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该据此邀功,更不该缠着二哥,要东要西。陆珩盯着王言卿略有失神的眼睛,缓声道:“卿卿,以前的事,你还是一点都没想起来吗?”

  王言卿咬唇,缓慢摇头。陆珩叹了一声,掩去眼底的悲伤,包容而耐心地拥住王言卿,说:“没关系,你不记得,我们再经历一遍就是。以前无论过什么节,我们兄妹总是在一起,你还记得去年的上元节吗?”

  王言卿被陆珩眼底的伤感触动,小心翼翼地摇头。陆珩放了心,眼睛都不眨,大肆胡诌压根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去年我们一起去京城看灯,你还求了姻缘签,说这一年易招小人,不宜议亲。你当时还不信,没想到岁末果然遇到了傅霆州。今年我们再去求签,这回,你可不能再不当回事了。”

  王言卿不明所以地点头。她虽然觉得哪里怪怪的,但二哥总不会骗她,二哥这样说,总是有道理的。

  今年京城的冬格外冷,十二月笼罩在一片肃杀中,颇有些风声鹤唳。大家都缩在家中,能不出门则不出门。

  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锦衣卫的动作显得尤其嚣张。有了赵淮打头,其他官员很快就被陆珩查出贪污,一队队锦衣卫穿着张牙舞爪的官服,扈行在京城间,到处抄家。行人远远见了就躲,没人敢和他们正面相对。最严重的时候,锦衣卫一天抄了三户人家。

  许多家庭还没等到嘉靖十二年的新年,就先行一步被推入深渊。

  这把火越烧越大,终于,烧到了首辅杨应宁身上。杨张二党的斗争近乎白热化,张敬恭指责赵淮等人收贿是受了杨应宁指示,张永、萧敬的大部分钱财其实都进了杨应宁手里。杨应宁屡次上疏辩解,最后不堪受辱,主动向皇帝提出请辞,以此来证明自己清白。

  皇帝挽留,但张敬恭随即就上书说,杨应宁假意乞辞,其实是以退为进,以此来换取皇帝信任。杨应宁大怒,再次以生病为由乞求告老还乡,这次,皇帝没有立刻驳回。

  杨应宁骤然清醒,原来,并不是张敬恭要他死,而是皇帝不满他。杨应宁屡次反对大礼议,甚至给杨廷父子说话,终于还是惹恼了皇帝。

  皇帝要给生父上帝号,正德朝的老臣不允,这看起来是兴献王尊号的问题,其实,是皇帝和臣子谁强谁弱的问题。

  而皇帝,不允许朝堂上有人不把他的话当回事。杨廷、杨应宁这批臣子不听话,那就换一批听话的人上来。

  杨应宁思及此,再不尝试辩解,像多年前杨廷那样,自行辞去首辅之位,回乡养老去了。

  他自己辞官,还能保住家财和体面,要是等皇帝发话,那动手的人就是陆珩了。

  还不如他自己来。

  杨应宁辞官后,不断扩大的贪污案终于进入尾声,而这时,新年也到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文官们都在为内阁变动而寝食难安的时候,陆府里,却是一派温馨宁静景象。

  三十早上,王言卿起了大早,来给陆珩拜年。她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朝廷二十四就放假了,但是今日我才在家里见到二哥。二哥是不是另外置了宅子,有心躲着我呢?”

  陆珩失笑,他这几日在查杨党,抄家抄的他自己都晕。朝廷放假是对普通官员而言的,对于他,只要皇帝需要,他就得随叫随到。

  陆珩含着笑,说:“我倒恨不得建一座谁都不知道的金屋,将卿卿藏起来呢。”

  作者有话说:

  陆珩:姓陆,名珩,字影帝,号缺德居士。

  ***

  第一个贪污案+通奸案基本就结束了,让陆珩好好过个年,就可以开始修罗场了!

  第33章 相遇

  陆珩和惯常的军戎之人不同,他嘴边总挂着笑,甜言蜜语都不重样,和王言卿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军人差距甚大。她笑了笑,心里却突兀地划过一丝疑问。

  她是陆珩的养妹,陆珩为什么要用“金屋藏娇”这样的字眼呢?陆珩说这句话时不假思索,可见本能觉得她住在陆家不安全。可是她过去十年,不一直住在这里吗?

  王言卿觉得有些奇怪,如今正值年关,事务繁多,兴许陆珩忙岔了吧。王言卿没有多想,对陆珩说:“二哥别拿我开玩笑了。今日除夕,二哥忙了一年,好生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