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锦衣杀第51节(2 / 2)


  “看不出来,应当是没有的。”

  “那就奇怪了。”程知府皱着眉,喃喃道,“不是失窃、争斗,道士为什么不见了呢?”

  官差和程知府回话,陆珩默不作声听完,忽然往台阶下走去,挨个查看那些或嬉笑或怒目的纸人。

  草木蔽天,虫鸣悠长,一百零一个纸人伫立在衰败的道观中,脸上涂着夸张的喜怒哀乐,宛如浮生百绘,阴兵开道,在阳光最烈的时分,竟然冒出丝丝阴森来。

  而陆珩就站在那些阴兵队列中,一个个查看他们的脸,仿佛在观察许久不见的朋友。他站得那么近,没有丝毫犹豫害怕。程知府和陶县令看着这一幕,脚底生寒,不知道到底该怕谁。

  程知府壮起胆子,小心翼翼地问:“陆大人,您在看什么?”

  寂静的道观忽然响起声音,都有些渗人,但陆珩一点反应都没有,他甚至有闲情转过身,从容地对程知府挥挥手:“程知府,陶知县,你们过来看看,这几个人像不像我们在河谷村遇到的人?”

  虽然陆珩不认识失踪的那一百零二人,但是河谷村中还有那些人的父亲、儿子、兄弟,对比五官,不难看出相似之处。程知府顺着陆珩的视线看了一眼,头皮都麻了:“陆大人,您是说,这些纸人,就是河谷村失踪的那一百零二个男丁?”

  陆珩点头:“没错。程大人若觉得不可信,可以叫河谷村村民过来,让他们当面指认。”

  “不用了不用了。”程知府连忙摆手,“我信陆大人的判断。可是,那些人明明是活人,如何会变成这些……”

  程知府脸色为难,显然想说“为什么会变成这些不死不活的怪物”,又怕犯了避讳。陆珩慢慢蹭纸人脸上的涂料,负手不言,这时,一个官差从后殿跑过来,行礼道:“禀告诸位大人,卑职在后殿看到了作法祭坛。”

  “什么?”程知府大惊,连忙看向陆珩,“陆大人,您看……”

  陆珩收回手,用帕子擦干净手指,饶有兴致地说道:“竟然还有祭坛,走,去看看。”

  清虚观并不大,正中一间三清宝殿,两边配殿,后面立着一间厚重简朴的后殿,除此之外再无他物。官差已经推开殿门,陆珩迈入门槛,第一眼就看到正中的供桌,供桌上铺着黄色的绸布,色泽纯正,布上摆满灯烛纸符,两边挂着黄色的道幡。陆珩走近,见供桌上散落着许多纸灰,上面隐约可见字迹,陆珩拿起最完整的一片看:“刘山,庚申年戊寅月乙酉日丙子时,淇县河……”

  后面的字迹被烧毁,纸片下方残留着另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但名字和时辰已经不可见。陆珩握着边缘辨认,依稀看出来是“守福”两个字。

  刘山和刘守福,正是河谷村失踪的男丁之二。陆珩又捡起其他碎片,上面已看不出完整的信息,但透过断断续续的字迹,不难看出这是一份祷告词,前面几张是祭文,后面是名单,上面记录着河谷村失踪村民的姓名、籍贯和生辰八字。

  陆珩挥挥手,示意手下将这些碎屑收好。锦衣卫小心翼翼收拢散落的残片,一个人从桌角下拈起一片碎屑,上面虽然写着字,但晦涩难懂,他看了很久都没看出来写的是什么:“这是什么?”

  一道声音淡淡从后方响起:“青词。”

  程知府一惊,意外地回头看陆珩:“陆大人竟然还懂青词?”

  陆珩负手站在烛架旁,随手拨弄蜡烛两侧凝聚成堆的烛泪,漫不经心说:“不算懂,勉强知道个大概罢了。”

  程知府顿时肃然:“陆大人竟然还有此等文才,下官钦佩。”

  青词是一种非常难写的文体,策论、诗词好歹是写给人看的,里面有具体的事例,但青词是献奏上天的文章,要求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清美飘逸,不染凡尘,没有读过足够的书,根本写不出这种文体。

  青词难而玄,本来是一种很小众的文章,但不巧,嘉靖皇帝便是一个读过很多书并且尊崇道教的皇帝。皇帝能写青词也能欣赏青词,所以经常会让身边人写青词,他亲自来改,甚至成为一种促进君臣交流的小游戏——皇帝认为的游戏。

  内阁那些阁老每个人都写得一手好青词,陆珩也写过几篇,但毕竟不如专门读书的大学士强。甚至朝野里有说法,今朝这些首辅并非靠真才实学走上去的,而是靠写青词、投皇帝所好,才被皇帝开了后门。

  陆珩对这种说法只是一笑,真酸,说得好像他们升不了官,都是因为不肯拍皇帝马屁一样。就算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拍得到马屁股吗?

  陆珩论写青词比不过那些文人,但欣赏水平还是足够的。比如清虚观这份青词,就写得很一般。

  锦衣卫在屋子到处搜查,忙中有序,程知府站在殿中,显得无所事事。他带着官员走到陆珩身边,没话找话道:“陆大人,莫非这些灯烛有什么玄妙?”

  陆珩指向大门两侧排成长长行列的蜡烛台,说:“我刚刚数过了,这里有五十一根蜡烛,左右两边共一百零二根,和河谷村失踪人数相同。所以我猜测,青词后面的名单上也写了一百零二人的生辰八字。”

  程知府立刻高声拱手道:“陆大人果然明察秋毫,英明神武,下官佩服。”

  后殿窗户紧闭,程知府夸张的语调回荡在大殿中,颇有些可笑。陆珩淡淡扫了他一眼,说:“程大人谬赞。折腾了这么大一圈,只找到一堆纸人,除此之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哪有什么英明可言?”

  程知府讪笑道:“时日尚短,陆大人这么快就能找到清虚观,已经很了不得了。清虚观的道士会扎纸人,这里也确实陈列着一百余名纸人。人证物证俱在,依下官看,河谷村村民失踪和清虚观道士脱不了干系!”

  陆珩看着程知府,似乎笑了下,缓缓道:“程大人这么久就想通了这个问题,真是令人惊叹。那依知府大人看,那些村民到底和清虚观有什么关系,他们现在还活着吗?”

  程知府干笑,搓手道:“这……下官还没想出来。”

  陆珩看了眼天色,不欲再耽搁,吩咐道:“陈禹暄,你带着一队人去搜查清虚观,挨个房间查看,一个地方都不要漏过。方戟,你带着人搜山,务必找出那些道士的踪迹。”

  陈禹暄和方戟两人领命,各自带队出去。程知府见状,见缝插针道:“陆大人,您看已经快申时了,要不您先回县衙里休息,搜查的事交给下面人?”

  陆珩淡淡道:“程大人若是累了,自可离去,不必顾忌我。”

  “哪里哪里。”程知府讪笑,“陆大人这是说什么话。”

  陆珩依然在后殿中走动,不知道在看什么。没一会,殿外忽然传来脚步声,陈禹暄停在大殿门口,紧绷着脸抱拳:“指挥使,属下找到一些东西,不敢定夺,请您过目。”

  陈禹暄脸色严肃,陆珩心知有事,立刻转身往外走。程知府等人见状,赶紧跟上。

  陈禹暄在前引路,径直走到一间屋子里,侧身道:“指挥使,您看。”

  这是三清殿东路配殿,里面有不少日常用具,座椅床榻俱全,看起来是某个道士居住之所。然而小屋的主人已不知所踪,原本还算干净的屋子被翻得一团乱,连床板都被掀开了。虽然锦衣卫的行径有些过分,但,床底下还真被他们找出东西了。

  锦衣卫抬起被褥,给陆珩看下面的东西。陆珩看了一会,将那张纸缓慢从木板间抽出来。

  这是一张女子画像,她身穿甲胄,手握双刃,骑在马上怒目高喝。画外人听不到她在喊什么,但是可以想象她的声音应当极为嘹亮,一呼百应。

  程知府见陆珩看着一幅画良久不动,不由问:“陆大人,怎么了?”

  陆珩将画像递给程知府,说:“程大人,你来看吧。”

  程知府将信将疑接过,陶一鸣就站在程知府身后,同样看到了这幅画像。程知府表情先是疑惑,随后凝滞,最后深深皱着眉:“莫非,这……”

  陆珩负手而立,这样显得他尤其修长。陆珩沉静地看着这两人,缓缓道:“没错,这是唐赛儿。”

  有些官兵不识字,悄悄问:“唐赛儿是……”

  “白莲教女匪首。”陆珩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的令人害怕,“如果你们还不知道白莲教,那永乐年间滨州叛乱,你们总该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