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锦衣杀第107节(2 / 2)


  这就说明,他们的火铳并不是随时能开火,中间填弹至少需要半炷香。

  陆珩心里有数了,他等外面的火铳声告一段落后,叫来两个人保护王言卿,同时快速交代另一队人:“他们有八杆枪,开了一次后不能立刻开第二次,中间至少要间隔半炷香。传令下去,盯准有火光的地方,在他们开火后装弹药间隙,放心地打。有两个人在这条巷子对面西北角的方位,应该在房顶。去前面围堵他们。”

  属下抱拳,拿出暗哨,赶紧朝四方传令。王言卿本来很担心陆珩,但是她听陆珩的语气,似乎不像是无备而来。

  他们去朱家所带的侍从都在这条巷子里,为什么还要用暗哨联络呢?莫非,在埋伏外面,还有陆珩的埋伏?

  火铳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只要切准了火器的缺点,热武器就无用武之地了。伍胜的随从感觉不对劲,拼命拉着伍章跑,但他们才落地,身后就袭来暗箭。

  随从这时候才意识到,他们中了计中计,反被人瓮中捉鳖了。

  随从为了保护伍章,后背被狠狠砍了一刀,摔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然而哪怕他舍命相救,伍章依然没跑几步,就被从天而降的黑衣人按倒。

  伍章胳膊被拧到后面,脸重重压在地上,疼得他肩膀都要脱臼了。伍章额头上迸出青筋,依然咬牙忍着,不肯喊疼。各个方位都传来打斗声和哭喊声,伍章知道,他带来的人恐怕凶多吉少了。

  巷子外亮起火把,一个人踩着不稳定的火光,徐徐朝他们走来,笃笃的脚步声中透着一股危险。伍章费尽力气抬眼,在扭曲到极致的视线中,看到一个穿着墨紫色衣服的男子。

  伍章以前一直觉得男人穿大红大紫是娘娘腔,只有宫里太监才这么穿。但面前这个男人却将这种颜色穿的很好看,有一种清绝又致命的美感,哪怕肩膀上系着绑带都不损他的品貌。

  而他一开口,却是和他的外表截然不同的狠毒恶劣:“不是很能跑吗,怎么不跑了?听说大明军队几万人不敌倭寇几百,我还以为你们都是神兵下凡呢。今日看来,也不过如此。”

  伍章怔住,这个男人就是他们要杀的朝廷钦差?他到底是谁?

  一个身材高大、容貌周正的男子跑过来,飞快瞥了地上的伍章一眼,对刚才那个男子抱拳道:“都督,所有人都抓住了。死亡五人,其余都是活口。”

  都督,锦衣卫……伍章瞳孔放大,猜到这个人是谁了。

  哪怕海盗不关心官场,可是,那位指挥使的名声委实太大了,即便海外都有耳闻。

  少年得志,未逢败绩,平生两次救驾,皇帝真正的左膀右臂——陆珩。

  原来岸上那些人要杀的人是他。伍章愤恨那些人隐瞒实情,但又并不意外。唯有陆珩,值得那些人摆这么大阵仗暗杀了。

  伍章暗暗打量陆珩时,陆珩也在居高临下审视这个愣头青。年纪不大,肤色黝黑,底盘结实,手上有茧,一看就是常年跑船的。显而易见,这就是盘踞苏州的海盗。听刚才的人说,似乎叫二当家。

  陆珩很满意,他的运气依然是这么好,直接擒获了海盗窝的二把手。陆珩问:“你现在配合,我还能饶你一条命。叫什么名字?”

  伍章怎么会信这种伎俩,锦衣卫的承诺,鬼都不信。伍章装作愤恨不已的样子,一张口噼里啪啦倒出来一段话。

  陆珩听到皱眉,郭韬在旁边听了一会,小声附在陆珩耳边说:“都督,他说的好像是倭语。”

  倭语?那这个人是东瀛人?陆珩又扫了地上的人一眼,像看一个麻袋一样,漠然道:“带走,回地牢审问。”

  陆珩漠不关心越过伍章,伍章一直抵在地上,陆珩穿过时,他突然暴起,从袖子中滑出一柄刀,朝陆珩身后袭去。

  他看准了陆珩右臂上有伤,料想陆珩肯定来不及反应。只要他能挟持陆珩,就能逃出苏州城。

  在伍章暴起时,陆珩像是背后长眼睛一样及时转身,闪身避开刀刃,用左手握住了伍章手腕。伍章没料到陆珩左手力气都这么大,他用尽全身力气推进,陆珩却在他的关节上重重一拧,伍章的骨头顿时像碎了一般剧痛,手指不自觉松了。陆珩用力朝旁边一甩,匕首砰的一声摔到地上。

  伍章失了武器,身后的锦衣卫也赶到了。郭韬狠狠一刀砸在伍章膝窝,锦衣卫做这种事情是专业的,那么多铁骨铮铮的硬骨头都撑不住,别说伍章,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郭韬立刻反剪着伍章双手将他压倒,陆珩随意地活动手腕,从旁边慢条斯理抽出一柄刀,忽然刺向伍章大腿。

  伍章大腿被刺穿,顿时高声哀嚎。陆珩松开手,依然是那副闲庭信步的样子,道:“底盘功夫不错,这样都能挣脱。既然如此,那就废掉这双腿吧。”

  伍章哀嚎不已,陆珩挥手,示意将人拖走。旁边一个锦衣卫上前,毫无怜悯之心地抽回自己的刀,伍章又是一阵痛苦哀鸣。伍章很快被塞着嘴拖走了,耳边重新恢复清净,陆珩继续刚才他想做的事,从地上捡起一柄形状奇怪的火铳。

  神机营也有火铳,比如陆珩的船上就放着好几箱。但大明的火铳体积大,开火笨重,而这几杆火铳轻巧便携,口径只有圆铅弹大,射程却比大明火铳远多了,贯穿力也明显增强。

  陆珩对这柄火器充满了好奇,他把玩很久,交给郭韬,说:“带回去研究。”

  陆珩留下郭韬清理战场,他负手朝外走来。巷口围着一群人,锦衣卫看到他,连忙请罪:“都督恕罪,属下保护夫人不力……”

  王言卿截住锦衣卫的话:“是我非要过来的。你的伤怎么样了?”

  经过刚才的打斗,他的伤口又崩裂了,但对着王言卿,陆珩轻松地笑了笑,说:“没有妨碍,擦伤而已。”

  王言卿不信,擦伤会有这么重的血腥味吗?借着火光,她突然看到他手上有血,惊呼道:“你手怎么了?”

  陆珩这才留意到他手上沾了血,应当是刚才刺大腿那一刀时溅上来的。陆珩一时找不到手帕,在自己衣袖上擦了擦,柔声对王言卿说:“不是我的血,是别人不小心溅上来的。”

  周围众多锦衣卫齐齐失语,这里血腥味和硝烟味都没散,都督怎么能站在这种环境里,用这么温柔的语气和夫人说话?而且,什么人能不小心溅血出来啊?

  王言卿无意追究他语言中的漏洞,当务之急,是赶快给陆珩处理伤口。她抿着唇上前,拉住陆珩的手。陆珩感觉到她手指冰凉,用力握了握她,安慰道:“没事。”

  他们刚说完,夜空另一边忽然传来熊熊火光。陆珩和王言卿一起抬头,王言卿看清着火的方向,瞳孔紧缩:“是我们的船?”

  ·

  朱毓秀送走王言卿和陆珩后,心依然在砰砰直跳。她恨自己只是个女儿身,除了哭什么都不能为父亲做,希望这些人真的能将证据带到皇帝面前,替父亲鸣冤正名!

  祖母依然絮絮念叨着外地惯会欺负人,朱纨就是被这些人逼死的。老仆去厨房烧火做饭,一切如往常一样,仿佛只是她人生中平淡又乏味的一天。

  朱毓秀心慌不已,在地上转了好几圈,才想起去厨房帮忙。她淘米时,猛地听到外面传来一声爆裂,隔着寂静的夜,那些声音也变得遥远、虚幻。朱毓秀愣了许久,连忙放下米,慌不择路冲出去。

  祖母也走出来,扶着门框看向天边:“这是怎么了?”

  巷子里所有人家都被激烈的交火声惊起,但家家门窗紧闭,没人敢去外面一探究竟。能怎么了,还不是倭寇打进城了,以前倭寇都在村庄打家劫舍,没想到,如今竟然猖狂到进苏州城!

  朱家仅剩的三个人围在一起,吓得脸色苍白。要是倭寇冲进家里,以他们家的人丁状况,根本毫无还手之力。朱祖母又是气又是怕,操着曲折的吴语不断骂,一会骂该死的倭寇,一会骂黑了心的官府。朱毓秀坐在祖母身边一言不发,但她莫名觉得,外面交火的不是倭寇,而是刚才那群人。

  不知道等了多久,外面的火声终于停歇了。所有人明显松了口气,但还没等他们轻松多久,朱家向来沉寂的大门忽然被敲响。

  刚刚交战过的巷道,刻意沉默的深夜,这种时候响起敲门声绝不是好兆头。老仆蹒跚地要去厨房拿木棒,朱毓秀拦住老仆,鼓起勇气问:“是谁?”

  “朱小姐。”外面的人说道,“刚才给你送衣服时不慎掉落一件东西,我家少爷命我来取。”

  是他们!朱毓秀放下心,起身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脸熟的侍卫,他飞快给朱毓秀出示了令牌,压低声音道:“大人说这里可能不安全了,劳烦朱小姐尽快收拾东西,随我等转移。”

  朱家清贫,没什么好收拾的,她没时间和祖母解释,只好强拉着祖母和老仆出门。他们走出不久,忽然祖母指着后方道:“那里怎么火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