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锦衣杀第120节(2 / 2)


  “什么?”

  “我们给他生一个妹妹吧。”陆珩说完,顿了顿,勉为其难道,“如果还是个儿子,倒也行。”

  第二天,京中便传遍了,镇远侯夫人去陆府求情,陆珩连门都没让人进,硬生生让人家在街上跪了半宿。回去后,镇远侯夫人就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

  大家感叹陆珩可真是一个没心没肺的狗东西,但更多替镇远侯府、武定侯府解释的好话,他们也不肯说。

  宫里,皇帝也听到这件事了。陆珩照例来找皇帝禀事时,皇帝问:“听说昨夜傅霆州的夫人来找你了?”

  陆珩点头:“没错。她来的时候嘴唇干裂,面色潮红,看起来像是发烧。我以为她摆个样子就会知难而退,所以没管她。后来还是我夫人不忍心,昨夜让人把她送回镇远侯府,还帮她请了郎中。”

  陆珩说到这里皇帝就懂了,洪晚情是先发了烧,才去求陆珩,晕倒也纯属算计脱了,自食恶果。

  骂陆珩不懂怜香惜玉可以,但让他背锅不行。

  女眷这些小心机在皇帝眼里跟闹着玩一样,皇帝说:“毕竟是功臣家眷,傅霆州平倭有功,这两年在甘肃也可圈可点,没必要做得太绝,寒了天下武将的心。等过几天,你找个理由,把郭勋提到诏狱里去吧。”

  锦衣卫有自己专门的监狱,即诏狱,不通过六部、大理寺,拥有独立的提审权。进了锦衣卫的诏狱,那就意味着生死由皇帝决定了,六部再也插不了手。

  陆珩应诺。这种人诏狱里关着很多,他们甚至辟了一个专门的区域,用来存放这些不能放也不能杀的“罪臣”。有些人甚至在里面一关两三年,等皇帝消气了才放出去。

  皇帝下令后,陆珩没有耽误,第二天就去提审郭勋。锦衣卫有权调查皇亲国戚,不需要出示任何证据。陆珩提出审问武定侯郭勋,廷狱的人想不出任何阻止理由。

  狱卒带着陆珩往牢房走去,他打开门锁,说:“陆都督,武定侯就在里面,您请自便。”

  陆珩往里看去,郭勋背对牢门坐着,似乎在看天窗外的光。陆珩没时间等郭勋摆谱,推开木门,道:“武定侯,打扰了。有些事需要你配合,随我去诏狱走一趟吧。”

  陆珩说完,郭勋依旧不动。陆珩是时常去阎王殿串门的人,他立刻意识到不对,伸手拦住自己的人,说:“别动。叫廷狱的人过来,去请武定侯。”

  郭勋死了。

  皇帝沉着脸坐在御案后,缓慢扫过殿下众人。

  内阁六位大学士,锦衣卫指挥使陆珩,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在此处了。皇帝看着他们,面无表情问:“郭勋之死是怎么回事?”

  皇帝将郭勋下狱,顺势敲打他一番,但皇帝从来没有想过让郭勋死。郭勋对西北军的意义重大,皇帝疯了,才会拿自己的西北边疆开玩笑。

  陆珩算是案发现场第一证人,也是他将郭勋的死讯传给皇帝的。陆珩似笑非笑扫了刑部尚书和夏文谨一眼,上前一步道:“回禀陛下,发现武定侯尸体时,臣正好在现场。臣本是奉命请武定侯去诏狱调查,但去廷狱后,却发现武定侯背对走廊坐着,一动不动。臣感觉不对,立刻让刑部的人去请武定侯。锦衣卫的人从始至终没有踏入过武定侯牢房,刺杀武定侯之人……或许还得问刑部尚书。”

  皇帝忍着怒,看向刑部尚书:“武定侯在刑部的地方出事,你作何解释?”

  刑部尚书后背已经渗出汗,他也没想到陆珩竟然这么精明,一步都没踏入牢房,先前准备好的借口实在无法成立。但在圣前,他不敢长时间不回话,那更是坐实了心虚。

  刑部尚书磕磕巴巴道:“臣……臣也不知。或许是武定侯通敌叛国,自知罪孽深重,畏罪自尽。”

  陆珩在旁边毫不掩饰地嗤了一声。皇帝显然也觉得荒唐极了,寒着脸指向陆珩:“陆珩。”

  陆珩垂眸拱手:“臣在。”

  “限你十日之内,查明武定侯死因。”

  “臣遵旨。”

  等从御殿出来后,众臣走在草长莺飞、湖光山色的西苑,一路沉默。出西苑宫门时,陆珩错后一步落到夏文谨身边,在他耳边说道:“夏首辅,论起学问,我远远不及你。但论起杀人,你可比我差远了。”

  夏文谨微微侧目,陆珩笑着看向他,桃花眼中是浓郁的化不开的阴幽:“你不应该来招惹我的。”

  第136章 覆灭

  王言卿正在府中监督陆渲描红,明年他就要进宫去给裕王当伴读了,礼仪、学问都不能放松。王言卿不求他大富大贵,只要能平平安安就够了。

  写到一半,灵犀忽然快步从外面进来,福身道:“夫人。”

  王言卿看着灵犀的表情,知道外面发生事情了。她让灵鸾盯着陆渲,把剩下半张纸写完,她带着灵犀走到外面,在无人处问:“怎么了?”

  灵犀附在王言卿耳边,说:“夫人,武定侯在刑部大牢暴毙,都督奉命调查武定侯死因。”

  王言卿惊讶地瞪大眼睛,武定侯暴毙?

  昨夜陆珩回来和她说过,皇帝让他把武定侯转移到锦衣卫的诏狱里,估计是存了重拿轻放的意思。毕竟谁都知道,郭勋通敌,委实是无稽之谈。

  皇帝放任夏文谨弹劾郭勋,并且在郭勋下狱后,将永定侯府、镇远侯府等也牵连入内,就是想借机敲打敲打郭勋。

  郭勋近几年越来越飘了,连《英烈传》都敢写,并且大肆揽财,扰乱军务,在军中排除异己。皇帝感念他拥立之功,这些年一直厚待郭家,郭勋编出《英烈传》后,皇帝也顺势追封了郭英。

  可是,这不代表皇帝的忍耐是无限度的,尤其是郭勋在军中的手伸得太长了。西北军是皇帝的军队,而不是他们郭家的。

  但敲打归敲打,谁都没想过让郭勋死。郭勋在勋贵中影响力极大,根系几乎遍布全军,他无病暴毙,一个处理不好会引发西北大乱。

  而且,就在锦衣卫转移郭勋前夕,郭勋死了,时间未免太巧。王言卿赶紧问:“陆珩怎么样了?”

  “都督没事。都督及时发现不对,并没有接近武定侯,武定侯之死无论如何赖不到都督身上。”

  王言卿暗暗松气。陆珩和郭勋派系一直不太融洽,如果郭勋之事被栽到陆珩头上,那就麻烦了。

  王言卿确定陆珩安全后,这才问:“他让你来干什么?”

  “都督派奴婢护送夫人,假扮成仵作侍女,去大牢里验尸。”

  “好。”王言卿没犹豫就答应了,她时常出入南镇抚司,对大牢并不像普通女子那样忌讳。王言卿道:“我回去把渲儿安顿好,你让南镇抚司的人去二门等吧。”

  “不是南镇抚司。”灵犀说道,“是刑部。”

  王言卿和灵犀假扮成侍女,跟在仵作身后,走向大牢。仵作验尸时要蒙面,这正好方便了王言卿,她用白布蒙住脸,就不必被人发现过分出挑的样貌了。

  陆珩发现郭勋死后,让锦衣卫把守着牢门,不许任何人进去移动、破坏现场,所以郭勋的尸体还躺在原来的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