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节(2 / 2)


  “谢啥,就是那台自行车有阵子没人骑,放在车棚内接灰,你别嫌弃车子又脏又旧就好。”

  “怎么会,有的骑我就很满意了。”

  系主任说着就带孙骈去了家属区,从一栋老楼的车棚内将一辆二四的女士自行车推了出来。

  看得出来这台自行车的确是很长时间没人用,车上积攒了一层薄薄的浮土,老头推出来的时候,还有灰尘掉下来,而且肉眼可见的,自行车的前胎是憋的。

  系主任见状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孙骈却是毫不犹豫的接过来,再三感谢主任的帮忙,然后就推着自行车,先到校外的修车摊位上先检修一下。

  自行车摊的老板手艺很好,三下五除二的将那台自行车拆开后,上油紧车闸,除锈补轮胎,一套流程下来后,老板还免费帮孙骈把车子擦干净,重新组装过后,一台五、六成新的女式自行车就出现了。

  孙骈骑着自行车围着修车摊位转了好几圈,觉得车子轻快又顺溜,车闸也非常好用,她非常满意的付了钱,将自行车骑回宿舍楼下,锁好之后才上楼。

  从此之后孙骈每次周末到外交学院那边去上课,都愿意提前走,一是早走路上人少车也少,骑着顺当再就是吃了一周的食堂,她就想每周趁着这个时间早点出来,寻个干净的早点摊换换口味。

  本来只是一时之想,就连孙骈自己都没有想到,她的这个想法,会给自己在京城找到新的爱好。

  外交学院在向西走,没多远就能来到玉渊潭公园,以前孙骈和侯建军下课的时候也曾到这边来玩过,孙骈对这边的印象就是景色很好,游客也蛮多的。

  但是她从来都不知道,早上八点之前的玉渊潭公园门口,居然还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早市。

  那一天孙骈实在是起的太早,不愿意在学校里面待着的她干脆骑着自行车往外交学院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绕着圈子寻找自己想吃的东西。

  后来想吃的东西没发现,倒是被她发现了玉渊潭早市,更让她惊奇的是这边什么东西都用,而摊位上摆放最多的,居然是各种各样的古董和老东西。

  这简直就是古老版的潘家园市场呀!!!

  孙骈看着那满地的古董,亮眼放光,如同掉进米缸的小白鼠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马未都先生的回忆,动荡过后的京城古董地摊,是从玉渊潭公园门口开始,到后海,鼓楼,最后才是潘家园。玉渊潭时期地摊上的假货很少,不能说没有,但绝对不泛滥,而且那时候的仿品大多是都是明清或者民国仿前朝的,即便是仿品,也是老东西。

  第128章

  孙骈本身并不懂什么古董鉴赏,但是她有一个天生优势,就是自小是在古董当中长起来的。

  田家老太太家底丰厚,即便是动荡年代不敢把东西拿到明面上来,但私底下总会给喜爱的外孙女展示一下自己的嫁妆,唐朝的瓷盘宋朝的碗,明清的书画民国的首饰。

  所以孙骈自小就是玩着、看着、摸着古董长大的,有些东西她不用懂,只用看和摸就可以了。

  所以孙骈在玉渊潭古董地摊上逛的如鱼得水,这边官窑瓷器满大街都是,民国大家的书画直接挂出来摆着,不上宋朝的都只叫物件称不上老家伙,这在后世简直不敢想象。

  而最让孙骈不敢置信的是这边东西的价格,虽然大小年份价格不等,但基本都在几块、十几块、几十块之间,过百的东西基本没有,简直就是天堂。

  这种在后世看来不敢置信的价格,在现在却是实实在在,因为这年月家家都不富裕,每个月工资差不多都是可丁可卯的花用,有人口多的人家,月底还得借个三、五块钱把日子过了,月初发工资在还给人家,这种情况下家家基本上都没用闲钱,谁还有心思去买那些不能吃不能用只能摆着看的古董。

  需求少价格自然就不会太高,这就直接乐疯了过来淘宝的孙骈。

  因为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所以孙骈淘宝的时候严格遵守着三个原则,第一就是眼缘。

  首先那个东西得能让她一眼看中,这样不管是对是错,至少这件东西是她喜欢的,千金难买心头好,只要自己喜欢就不算亏。

  第二就是价格,孙骈将自己的心理价位严格定在二十块之下,二十以下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那就买,二十块以上了,感觉不对就放下,除非特别喜欢,感觉又对,她才会考虑给出二十块以上的价格。

  第三就是她刚才说过的感觉了,这个太虚幻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举个例子吧,如果一个人总喝真的茅台酒,那么当他喝到假酒的时候,一口就能尝出来味道不对。

  孙骈现在就有这种感觉,虽然不是所有,但有的东西她上手之后就会觉得别扭,左看右看怎么看都不舒服,你让她说东西哪里不对,她是说不出来的,但这种东西她就绝对不会买。

  本着这三个原则,孙骈在玉渊潭的地摊上混的兴高采烈,时间一长有些包袱斋的老板们都认识她了,遇到可能是她喜欢的东西,还会专门给她留一下。

  有看她小姑娘一个,又懂事又谦虚,空闲的时候还乐意教她一些粗浅的东西,这让孙骈受益匪浅。

  现在孙骈可不仅是周末的早上才会过来,基本上每周二和周四,她上午课都少,趁着这个时间,赶早她是一定会过来的。

  逛地摊包袱斋的后果就是孙骈存折上的存款数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而她学校柜子里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却在慢慢增多,寝室内的其它室友都很奇怪,班长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开始收集那些没用的老物件了?

  别人理不理解没关系,孙骈她自己乐在其中就行,而且她发现,买古董比藏黄金更加保值,而且这些东西现在不打眼,她锁在柜子里也不用太担心。

  唯一比较难办的就是钱越来越少,为了弥补一下存款,孙骈不得不挤出一些时间来写写短文章,赚一些稿费想要补贴一下。

  然后她很快就发现没啥用,因为赚过来的那些稿费很快就又被她花了出去,变成了她柜子里的各种老物件。

  幸亏她上个学期再度获得的特级奖学金发下来了,捏着到手的那几百块钱,孙骈总算是安心了一些。

  这一天,孙骈上午课少,一早她就骑着自行车,兴冲冲的来到玉渊潭门口开始逛地摊。

  这边的古董地摊只在早上八点之前才会有,因为八点之后该上班的人就都上班了,这些摆包袱斋的老板们要是不收摊离开,就会有胳膊上带着红袖箍的家伙们过来撵人甚至收东西。

  孙骈正在一位熟人的摊位前看东西,这位老板主营的物件是瓷器和杂项,所以在他的摊位上除了一些瓶瓶罐罐坛子碗碟之外,还经常能够看到一些精巧的小玩意,这些小东西尤其得孙骈的喜欢,她这几个月她大约在这位老板的摊位上买了四、五次东西了。

  孙骈在挑东西的时候,后面还有人在等,古董行当的规矩,两个人若是看上了同一样东西,先上手的先看,在他没有把东西放下之前,后面等着的那位都不能开口问,更不能碰,只有等生意没谈成,前面的人将东西放下,后面的那个人才能拿起来和老板谈。

  孙骈正在看的是一块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在古代文人的书房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她现在正在看的这方砚台,长方形一侧是研磨墨块的转台,另外一侧则雕刻着松柏等纹饰。

  东西看起来倒是器物规整,墨台那边有使用过的痕迹,松柏纹饰雕刻的也很漂亮,总得来说还能算的上是一方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的好砚台。

  但是孙骈将那方砚台拿在手中半天,左看右看的就是觉得别扭,而且摸起来的手感也不太对。

  在她观看砚台的时候,那位包袱斋的老板还一直都在推荐:“小孙,看中了没有?这可是正经的端砚,别处都不好找,我昨天刚入手的,今天你是第一位客人,要是喜欢我可以给你实诚价。”

  孙骈摸着手中那方砚台,怎么都感觉手感和摸姥姥家那方端砚不一样,犹豫了一下她开口:“童老板,这东西我看不好,就不问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