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庶媳第143节(1 / 2)





  大丈夫生当立于世,先立业后成家。

  芸娘听丈夫的口风也放下心来,“好,我知晓了。”又说起穆荃的事儿,“四叔就要回来了吧?可曾有官职了?”

  “我听说是户部员外郎。”

  芸娘有些意外,“那还不错。”

  以穆荃之能为,早年还道一声敏,毕竟也是中过探花的人,但后来随着贬谪回来,人愈发道学,将追求功名之心早已昭然若揭。

  可本事却半点不见长,如今能去户部,倒也是很不错了。

  穆莳点头:“有陈明喻走通路子,这事儿办起来还是挺容易。不过,我是想不通,明明刘绯也需要这个官位,怎么陈明喻给他了?”

  “刘绯是谁?”芸娘不禁道。

  “哦,是陈明喻同窗,昔年国子监祭酒之子,他父亲名满天下,桃李无数,只不过后来因为新政一事被奉昭帝革了官职,但对陈明喻却是有知遇之恩。当初,他嫡母不愿意让他读书,是刘绯之父私下收他为徒,才有如今之举,后来所说的座师和袁家有关,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刘绯也是饱学之士,原本在工部,很是想调往户部的,我本以为陈明喻会调他过去呢。”穆莳皱眉。

  芸娘想,“兴许是因为四叔是他妹夫,这同年再亲,也亲不过自己妹婿啊。”

  穆莳摇头:“ 不是这么个理。穆荃如今如废子一般,帮了也无济于事。”

  不日,穆荃回来,四房的小陈氏也同大家走动起来了,芸娘见到穆荃的时候吓了一跳,要说以前穆荃也算是清俊的很,如今却肿成发面一样,整个人发福了,连老夫人也不禁道:“老四,你这是……”

  还是小陈氏解释道:“在许州多以肥肉入菜,这不就容易长胖吗?别说是四老爷了,就是我,如今腰身也是肥了一圈。”

  小陈氏可没多胖,大家笑而不语,心中有一杆秤。

  怕是小陈氏害怕丈夫在外拈花惹草,故而让四叔吃胖的,众人心知肚明,但谁也不会傻到较真的去戳破。

  林氏为四房接风,芸娘便还是跟往常一样在老夫人这里布菜,小陈氏恳切道:“三嫂,以往我们不在家中,托赖你们在母亲面前孝敬,如今我回来了,你也让我孝敬母亲吧。”

  这倒不无不可,芸娘笑着把碗箸给她,小陈氏服侍在老夫人身边无比妥帖,再加上她又生了一对龙凤胎,卢家原本有龙凤胎的源头,以至于林氏生了一双龙凤胎,如今小陈氏也生了一对龙凤胎。

  虽然才两岁,但这俩孩子长的玉雪可人。

  只有一点,两岁了,还不多会说话,小陈氏倒是视如命根子,侯府送来的茶水不饮,要给孩子饮山泉水,吃食上更是单独做,小孩子的不允许吃任何勾芡,如炖的粉条,只用泉水炖,连盐都不许多放,看的令人咋舌。

  那俩孩子更是动不动就哭起来。

  芸娘忍不住道:“四弟妹,孩子这样一直哭没事吗?”

  “让乳母抱着哄哄。”

  小陈氏不以为意,甚至还觉得是侯府不得力,所以让孩子生在外面,请的乳母也是许州当地的乳母。

  众人纷纷说起了育儿经,小陈氏让乳母们把孩子抱下去,她陪老夫人玩花牌,白氏让芸娘玩,芸娘却摆手,“天气一冷,我一坐下来脖子就僵硬,不如你们一道玩儿,再者姝丽让我去园子里摘几枝梅花过去。”

  众妯娌倒也没有再劝。

  她们都知道三房对孩子那是相当看重的,就是林氏也不愿意打花牌,她如今也是有儿媳妇的人了,劳累了半生,该歇的时候还得歇息。

  “三弟妹,走,我陪你和姝丽一起去园子里看看。”

  芸娘一喜:“那就走吧。”

  妯娌中,白氏虽然和林氏相厚,但白氏是续娶,后嫁进来的,许多事情不知道,苏氏并不通世情,若为妾不错,为妻则小家子气,而陈氏又太灵活了,至于小陈氏,她年龄同自己女儿差不离,说不上什么话。

  只有同芸娘,她还能吐露几分心思。

  “大嫂,我看新妇端雅可人,大嫂日后就放心吧。”

  林氏笑言,“当初若非是你,我们也不会认得于氏,于氏倒好,只我心里存了一事,不知道如何同你说。”

  芸娘忙问是何事,林氏才道:“元凤嫁给邵运方也好几年了,本来生下一个儿子,但今年夭折了,我想去感业寺为她去求子,盼着她今年顺利些。”

  女人生子就是一道鬼门关,芸娘忍不住看了看姝丽,盼着女儿日后千万不要也如此。

  还好现在她不会只拘着女儿在内室,但凡打马球,踢毽子都会让姝丽玩儿的,不至于和时下闺秀们一样还裹小脚,宁可不嫁女儿,芸娘也不愿意女儿受这份罪。

  寻了一个宝瓶,把红梅插上,黑瓶红梅倒是十分好看,更是有些古意。

  再等他们回来的时候,陈氏和苏氏已经退下,小陈氏还在打马吊起来,她颇精通此道,压根不想从牌桌子上下来。

  晚膳老夫人已经累了,自去休息,妯娌几个在一起用膳自在了些。

  不料,小陈氏在席上见了姝丽好一顿夸,还道:“这样的相貌是做王妃的命。”

  芸娘谦虚道:“四弟妹也夸的没边了,她这辈子能够安乐我就好了。”

  小陈氏顺着这个话题说了不少亲事,终于到最后同林氏道:“其实大嫂,我这次溯流而上,遇到一家姓冯的人家,我们是一同来的,他家有一女,今年十三岁,正值茂年待字闺中。这姓冯的,做私库郎中,官位虽然不高,但是他父祖却是奉昭一朝名臣,如今他祖父致仕,父亲还在剑南道任督学,端的是仕宦门第,我想他家和你家善哥儿年龄相仿,若是大嫂有意,我愿意从中牵线。”

  元善和小陈氏到现在大概也只见过一面,芸娘见小陈氏也不是那等急公好义之人,却骤然替元善说起婚事来。

  人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苏氏心道,这小陈氏方才打牌九可是唯利是图的很,如今没好处,哪里同长房一个庶子说亲亲,怕是收了人家好处。

  林氏笑道:“你这个婶婶说好,那必定是好,只是我们家这几个小爷的婚事须得侯爷做主,不如你把身家背景说清楚,我去信问问侯爷。”

  这其实是推话,但小陈氏却好像一点也不怕林氏打听,还道:“大嫂您且跟我大哥说说,这真的是一门极好的亲事。”

  私下林氏委托了穆莳夫妻帮忙查探,穆莳常在外跑,和吏部的人也熟识,查访几日深觉冯家家风十分不错。

  司库郎中官位不算大,但是油水充足,且冯司库年纪还不算大,颇有才学,有计相之才,日后前途无量。

  而芸娘也自去打听那冯家小姐一番,也觉得十分好,那姑娘三岁开蒙,才学不下于男儿,又颇通庶务,她母亲生病时,她还能管家,且相貌清秀,个子高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