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章太平天国圣宝(2 / 2)


  胡杨又问道。

  “嗯……”

  秦子萱一边吃着鱿鱼,一边含糊的点了点头。

  好惨一女的,这么大了竟然第一次吃轰炸大鱿鱼……

  胡杨笑着摇摇头,心中默默感慨,看来出生在富贵之家也不一定说什么都好,至少,他们感受不到普通老百姓的乐趣。

  两人边吃边往前走,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另外一个区域,两边的摊位由小吃摊变成了一个个售货摊,卖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门。

  胡杨的目光在两边扫了扫,然后,停留在了一个卖杂物的地摊上,这个摊位不算大,属于标准的“地摊”,卖家就在地上铺了一块破床单,上面摆着不少木质的手串、项链挂件之类的小玩意。

  而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在角落处还堆放着不少铜钱,那些铜钱大多已经生了锈,品相很差,由于,摊位的地方有限,那些铜钱被堆成了一个小山丘,丢在那里。

  可正是这些铜钱吸引了胡杨的目光,他走过去,蹲在了摊位前,先是装模作样的看了看那些手串……

  “小伙子,这些手串都是我和老伴手工制作的,质量可比那些大批量生产的好多了。”

  摊主是一名六十岁左右的老大爷,满面红光的,精神很好。

  “这条手串多少钱?”胡杨随便拿起了其中的一条问道。

  “35。”摊主道。

  “哦……”

  胡杨轻轻应了一声,然后又放了回去。

  “你要是真看好了,价钱倒是可以商量。”摊主生怕放走了顾客,主动说道。

  胡杨没应声,而是随手翻了翻堆在角落的那一大推生锈的铜钱,问道:“这些也是卖的吗?”

  “是啊。”

  摊主点点头:“前段时间老宅翻修,在地底下挖出来的,都是清朝的铜钱。”

  “怎么卖?”

  胡杨拿起其中一枚,一边看一边问。

  “二十块钱一枚,你要是要的多,可以便宜点。”

  摊主想了想回道,他这一大堆铜钱得有几百枚,若是按照他说的价格差不多能卖一万块。

  “全都都是二十块钱一枚吗?”

  胡杨又问道。

  “对,都一个价!”

  摊主点点头,这些铜钱在挖出来之后,他就找明白人看过了,都是咸丰、同治、光绪三年的,不值钱,品相好的也就是卖个十块二十块的,而他这些铜钱几乎没几枚品相好的,都生了锈,故此,他才开价20块一枚。

  “那我挑几枚好的……”

  胡杨说了一句,然后,开始在这一堆铜钱中翻找起来,不一会儿,翻出了五枚,拿在手心颠了颠。

  “嗯,就要这几个了。”

  胡杨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一张红票,递给了摊主。

  “好嘞,你拿好。”

  摊主接过钱,一边检验红票的真伪,一边笑呵呵的说道。

  “大爷,钱你看好,没问题我就走了。”胡杨道。

  “没问题,没问题……”摊主连连应了两声。

  胡杨耸耸肩,站起身来拿着铜钱走了。

  “那几枚铜钱很值钱?”

  离开摊位,秦子萱一脸好奇的问道,她刚才一直在旁边默默的观察胡杨,发现他找铜钱的时候看的根本就不是品相,因为,他拿在手里的这几枚铜钱有的生锈很严重。

  “还可以吧,这五枚铜钱应该能卖个两三万。”胡杨笑了笑。

  “啊?”

  “你花一百块买的,能卖两三万??”秦子萱很是吃惊。

  “嗯。”

  胡杨点点头,把其中一枚铜钱放在掌心,解释道:“这五枚铜钱都是天平天国时期的铜钱,不过是晚期的圣宝,没有初期的通宝值钱,不过,每一枚也差不多能卖到五千吧。”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历史上最有名的农民起义运动,持续了整整13年的时间,期间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钱币,最早期的是天平天国通宝,但没多久就改成了太平天国圣宝。

  而在太平天国运动被平定之后,这些钱币自然也就作废了,很大一部分都被清政府收回熔炼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则留落在了民间,但相比清朝各帝年间的铜钱,太平天国年间的钱币流传下来的自然是非常稀少的。

  因此,价值也就要比其它年间的清朝铜钱高出很多,根据质地、品质的不同,太平天国年间的钱币如今最贵的甚至能卖到十万左右。

  不过,胡杨拿着这五枚品相太差,而且也不是最稀少的那一种,故此每一枚的价格应该在五千上下。

  “竟然是太平天国年间的钱币?”

  “让我看看……”

  秦子萱一脸好奇,她还真没见过太平天国年间的钱币长什么样。

  “喏。”

  胡杨找了一枚相对而言品相好的,递给了她。

  秦子萱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这铜钱正面刻着“太平天国”四个字,背面则是“圣宝”二字。

  “跟清代其它年间的铜钱好像也没什么差别吗。”秦子萱淡淡的说了一句。

  “本来就没什么区别嘛,甚至,质量更差一点,毕竟,但是太平军的造钱水平有限,而且,当时造钱的时候为了追求数量,还有偷工减料的成分在里面……”

  胡杨解释道,毕竟是学历史的出身,对于太平天国这段距今不算特别遥远的历史他还是很清楚的。

  前些年,某官台还斥巨资拍了一部讲述太平天国的电视剧,里面的剧情疯狂的为天平天国的领导人们洗白,以此来衬托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那时候胡杨还小,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着实被编剧忽悠了一把。

  可等他仔细的了解了那段时期的历史之后,才明白洪秀全等人的失败是必然的,并且,就他们那一大帮人中也没什么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