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章





  “臣……”张无伤张了张嘴,想要应和什么。

  可不等他将话说完,站在姜时堰身侧的之人,便是摇了摇头。

  自梁宋庄三国启战后,姜时堰就挑了一个合适时机,书信于牧国。

  而牧国也不出姜时堰等人所料,在得信后不久,果然悄俏派兵试探庄国,且在见庄国始终对牧国试探不为所动后,更是直接携以重兵突袭庄国边境。

  并且还因行事隐秘,直到占据庄国边境的丰南城月余后,才被庄国发现。

  而这,也使得刚刚覆灭梁宋的庄国,还没来得及享用战利品,就被迫返回本国以应对牧国侵//犯。

  也正是因此,在庄国驰援本国,而后与牧国爆发持续数月,且不见半分歇止之意的丰南之战时。

  姜国也顺势借为梁宋复国之名,正式侵吞梁宋二国。

  至于陈寻,也遵循着与姜时堰的约定,于姜国兵马踏出江北之日,成为了张无伤此刻递呈上来的,史记中所记载的姜国国师。

  不过陈寻虽成为了这姜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

  但因他不愿太早暴露自身世家少主身份之故,平时倒也不怎么出现于姜国朝野之上,多数时间还是在后殿与姜时堰商讨国事。

  可也因陈寻此举,反倒给了姜时堰编排他的机会。

  先是在姜国正史中将陈寻记为仙神,但又用春秋笔法,将他仙神身份拿来衬托姜时堰的伟光正。

  接着又在宫廷史记中,压低他的国师形象,再用以抬高姜时堰。

  虽然这些对于当下的陈寻而言,没有半分影响,可若要细究,对陈寻往后名声还是会造成不小污化。

  可纵是如此,陈寻也不好驳斥什么。

  惟因……

  姜时堰会选择这样无视陈寻为姜国所付出的帮助,与无视先前陈寻所塑造起的神秘仙人形象,公然将陈寻压于自身之下。

  皆是因天下无不透风的墙,哪怕陈寻已极力遮掩,且不断维护着他修仙修道之人的神秘身份,但姜国文武百官与陈家有旧者,委实过多。

  是以在成为国师数月后,哪怕陈寻终日待于后殿,少履朝堂。

  也还是在某日,同与陈家有旧的边境战将在后殿相撞面,最终使得陈寻在姜时堰面前遮掩数月的,陈家少主的身份被迫暴露出来。

  虽然在这之前,姜时堰就确定了陈寻先前所提供的情报皆为正确,陈寻确实为他争夺天下所不可或缺的臂膀。

  但对于陈寻这般隐藏身份,欺哄于他的行为,还是让姜时堰不由得生有无穷暴怒。

  可如今陈寻已为姜国国师,还是为世家少主,更是为姜国时刻提供情报,以为姜国争霸天下之人。

  故而姜时堰纵是心中有气,也只得强行咽下。

  只是这股火气再怎么忍,多少也还是需要一个发泄口宣泄。

  不然别说姜时堰面子上难过得去,纵是陈寻也不好缓和两人之间矛盾。

  所以在反复思索排郁之法后,姜时堰也终是选择了一个暂时不落两人关系,但又能折损陈寻颜面的方式。

  那就是在姜国史记中,以史为刀,稍稍污化于陈寻。

  且这种污化,还控制在一定程度上。

  做到既不让陈寻为人所厌,也不会让陈寻难能接受,但也能恶心恶心陈寻的地步。

  只是这惩戒虽看似小,但因其特殊性,对于任何一个姜国人来说,仍是有着极强杀伤力。

  惟因为人为臣,哪怕为帝,都求一个身前身后名,而姜时堰今朝所为,已是能让一个人难能青史留名。

  若是陈寻在意自身名望,也难能说不会真的顺了姜时堰之意,被气个半死。

  好在陈寻对此,未太过在意。

  甚至还因姜时堰选择这一方式以泄怒,而暗暗松了口气。

  毕竟他虽然成为了姜国国师,但这一身份于陈寻来说,也不过是助力陈家发展的一块踏脚石。

  所以姜时堰如今的举动,在陈寻眼中却也够不上挑衅与恶心人。

  也是因此,在这件事上,陈寻向来都是淡淡扫看一眼,便就此无视。

  而这也导致姜时堰从最初,还仅隐晦提及史料记载中陈寻的名声偏低,到现在直接在陈寻面前朗声言说:“陈寻在他之下”。

  对此,在感受着姜时堰灼灼目光望来间。

  于无言垂眸,后复以侧目看向因姜时堰的话,而满头大汗的张无伤。

  在沉默片刻,又于心暗叹一口气后,陈寻也终是语含恭谦之意,低声轻语道:“君上为一国之主,本就为之皓月,本就应高于我等。至于在下,不过是一区区臣子,是为一萤火。”

  “萤火又怎可与皓月争光。”

  “所以于臣私以为,张史官所书史料,非错。”

  “国师真的这般认为?”姜时堰一边将史书扔回给张无伤,一边低敛着眉眼,看向陈寻。

  “自然,”陈寻面露恭敬之色,点了点头回道。

  先不说他为修仙之人,世俗的史料记载于他而言,本就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