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57)(1 / 2)





  结果萧棣竟然是演了这么一出,忠君爱国的好戏。

  他蓦然想起,前几日抄检宫中,流云宫似乎丢了什么珍贵物件,经他调查,似乎最后的终点还是丞相。

  丞相王道士

  看来萧棣是早怀疑二人之间有所阴谋,趁着出征选将这个节骨眼。

  将所有的阴谋都摊开给皇帝看罢了。

  *

  萧棣踏出殿门,风吹起他的袍摆,他站在阶上,目光淡然的落在远处的宫阙上。

  丞相对他掏心掏肺,刘恢有次又不小心说漏了嘴。

  他稍作打探,自然能猜出,丞相推荐给陛下的王道士,定然有猫腻。

  那他自然要赌一把。

  没曾想,皇帝这一治病,还真的查出了体内有丹药毒素的残留。

  那冰面,他早就嘱咐过严晶,严晶自然可以做的毫无破绽。

  此事罢,他自然是皇帝心中的值得信赖的后辈。

  而朝堂之上的那些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有丞相,或是旁的朝廷势力。

  最是让人信任不过。

  三日之后,圣旨颁布。

  带兵之权毫无疑问的,落在了萧棣手中。

  但皇帝也同时让谢怀尉一起出征。

  不论如何,总是自己的儿子,用起来也是比外人更放心一些。

  夜色浓如墨,谢清辞却仍望着窗外,直到天边阴沉,才转回目光。

  正要起身,一阵脚步声飒踏而至。

  萧棣大步走近殿内,未解披风,轻甲系在了腰间,勾勒出硬朗的线条,盔甲映着烛火,望去灿灿生辉。

  他手中还捧着凤翅兜鍪,望去格外英姿勃发。

  谢清辞看过去,眸光不由得在萧棣面上停驻。

  本来只想不着痕迹的偷看一眼。

  谁知下一秒,眼前便出现了萧棣倏然放大的脸庞。

  英挺的鼻梁,含笑的眼眸。

  谢清辞蹭的耳根窜红,又觉得自己毕竟是男子,退后一步未免也太惺惺作态,只能硬着头皮撑在原地:你又要如何?

  殿下喜欢这玩意儿?萧棣将兜鍪塞在谢清辞手里,道:我明日就要出征,不如哥哥替我系上吧。

  他穿着一身盔甲,最后几个字却说得温柔绵软。

  小小的尾音上翘,仔细听,还有几分撒娇的意味。

  谢清辞只觉得手里蓦然一沉,那象征统帅的凤翅兜鍪已经到了自己手中。

  萧棣微微躬身,一脸温驯的等待自己给他系兜鍪呢。

  谢清辞被他磨得毫无脾气。

  嘴上哼了一声,却拉着萧棣在殿堂中的镜前站定。

  烛火映着镜子,将两人的面庞朦胧的投映其上。

  谢清辞认真的将兜鍪带在萧棣额上,仔细的系好脖颈下的锦绳。

  镜中登时映着一个,初出茅庐,即将横戈跃马的少年郎。

  谢清辞一身白袍站在他身侧,纤细易折,却又是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萧棣望着镜中的自己,又慢慢将眼眸往下移动,锁定在了谢清辞身上。

  唇角的笑意缓缓加深了。

  殿下,我明日要出征,殿下难道没有什么嘱咐我的?

  或者,有没有想送阿棣的信物。

  他的眼神直白又贪婪,直勾勾的望着谢清辞的眼眸,像是一个想要讨要糖吃的孩童。

  明明都已经是要横刀立马,统帅千军的将军了,在他面前,却总还是稚气的耍赖。

  就连眼神,也似乎总是那么幼稚灼热。

  谢清辞嘴角含笑,轻声道:祝你和二哥都能平安得胜归来。

  上一世,这场战争萧棣并没有参加,而是由谢怀尉一人前往,结果,却因为粮食不足,再加上自己暗中做手脚,最终被敌军射死在乱军之中。

  回纥人趁着中原元气大伤,又集合了不少军队,对中原屡次挑衅,发起战争。

  这些战争打响的时候,朝中已经无人可以应对,皇帝也只有推出素来和敌军有对战经验,刚刚洗清污名的萧棣。

  谁曾想,萧棣腾龙驾雾,所向披靡,却直掉头,抄了谢家的老底。

  而这一世,他们早已将粮草问题解决,京城的耕地,粮食都已上缴到国库,有充足的储蓄粮,可以让前方兵士放心的打仗。

  粮草充足,这场战役只要不出大错,就算是耗着,也能把回纥军耗得只剩半条命。

  谢清辞不担心这次的战役胜败,他更希望这一次,能彻底改变上一世的走向,萧棣,谢怀尉能平安到京。

  萧棣含笑道:上一次殿下就祝我平安,这次又是,连词都没个新意。

  这次何止是没有新意,还加上了谢怀尉这个局外人。

  谢清辞道:外出作战,难道还有什么比平安更贴切的祝福吗?

  平安就平安吧。萧棣眯眸,一步步逼近谢清辞:可阿棣怎么记得,就算是平安,哥哥对旁人祝福的法子,和对我,却也是有所不同的!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人看吗,棣棣哭了,被作者打哭了,不中用的狗儿砸,吸引不了可爱读者,回家挨揍!

  下章点朱砂预警

  第82章 年少兜鍪(1)

  谢清辞一怔:怎么不同?

  萧棣低眸, 含笑看了他半晌。

  又一低头,才发现萧棣手中如变戏法一般出现了一只笔?

  谢清辞:?

  怎么觉得又要是可怕的幼稚之事!

  萧棣用笔尖轻轻点了点谢清辞的眉心:好好想想,之前端午节的时候, 你欠了我什么?

  谢清辞对上萧棣的眼眸, 登时想起端午时的场景。

  那时他和谢怀尉二人在窗内嬉笑着点了朱砂, 想是被窗外的萧棣尽数看了去。

  从此记在了心上。

  也难为他念念不忘这么久,到了此刻还想讨个朱砂。

  谢清辞不禁轻轻摇头, 他接过笔, 抬眸, 恰好对上了萧棣狭长英朗的双眸。

  之前总是漾着凶戾的眼眸, 此刻却满是憧憬乖巧。

  还向前轻轻探头, 一幅等待自己点化的模样。

  谢清辞心头一软,涌出自己也难以描述的温情,他提笔, 轻轻在萧棣眉心间轻轻一点。

  察觉到朱砂笔落下,萧棣唇角轻轻上扬, 面庞笼罩上烛火的柔和。

  像是被菩萨点化的凶神,隐起尖锐的獠牙, 留下一心向善的模样。

  只有细细去看,才能发觉眉目中纵然再温和, 也终究有残存的凶气。

  谢清辞望着点过朱砂的萧棣,不由心里一动, 抬手抚过他的眉心。

  萧棣悄悄张开眼,定定的望着他:殿下, 今晚我留在宫里。

  他的嗓音透着微微的低沉,渗入人心,让人轻轻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