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节(2 / 2)


  “我当然是不介意,只是……”叶桓叹息一声,“郡主,你可记得我外祖母寿宴上投壶的男子?”

  “投壶?”殷长欢歪了歪头,不确定的道,“是不是南阳世子?他挺俊朗的,不过比不上叶大人。”

  “就是他,”叶桓抿了抿唇角,“郡主大约不知道我姨母这次回京来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他说门亲事。”

  殷长欢点头表示了解,很多人在儿女年龄到了的时候都会回京,好给儿女说亲事。

  她想到一个可能,“是不是你姨母想把她的一个女儿嫁给你,让你当她女婿,但是你不想娶,所以感到很困扰?”

  叶桓笑容一僵,他刚才提到顾源的两个妹妹了吗,他明明只提到了顾源。

  瞅着叶桓僵硬的表情,殷长欢疑惑,“难道不是吗?”

  正常女儿家怎么可能不喜欢叶桓。

  “不是。”叶桓道,“是有关我表弟顾源的事。”

  “顾源?”龙阳之好?殷长欢惊愕的张大了嘴,“难道你表弟顾源心仪你,同你表明心意了?”

  这虽然令人惊讶但也不难理解,叶桓长得好,爱美之心不分男女。

  叶桓:……

  “哥,你看叶大哥的表情似乎不太对。”不远处,状似在喝茶聊天的殷怀怡实则在偷偷观察叶桓与殷长欢。

  殷雷扭头看去,一点没放在心上,“这一看就是被长欢震住了,没事,不用担心。 ”

  “真的不用担心吗?”殷怀怡担忧的看着叶桓与殷长欢,对殷长欢颇为了解的她担心殷长欢会把叶桓吓跑。

  “不用,”殷雷一副过来人很有经验的样子,“早晚要见真章,再说了你还能时时刻刻都看着他们不成。”

  殷琦听着殷雷兄妹的话扭头看了看不远处的一对璧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也是,殷长欢是天之娇女,即便父亲不疼也有郑太后和皇帝宠着,大好的儿郎任殷长欢挑选,而她,一个不受重视的庶女……

  “殷小姐,这个红枣糕很好吃,甜而不腻,你尝尝。”

  殷琦收回视线,看着推到她面前的红枣糕,抬头,王小四眼含忐忑的看着她,似乎在害怕着什么。

  望着这双不大但很有灵气的眼睛,殷琦轻轻一笑,不是每个女儿家都是天之娇女,但并不只有天之娇女才能将日子过好,她也能。

  拿起一块红枣糕她咬了一口,细细品尝后对王小四莞尔道,“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点。”王小四笑得很灿烂。吓死他了,他见殷琦去看叶桓与郡主还以为殷琦是喜欢叶桓呢,他虽然自诩容貌非凡,但他有自知之明,跟叶桓叶大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不是这样的,”叶桓失笑,“我姨母似乎看中了郡主。”

  “这样啊,”殷长欢面色不变,“那她挺有眼光的。”

  “是啊,她的眼光一向不错。”

  殷长欢眨眨眼,“叶大人,你刚才是在夸我吗?”

  “被郡主听出来啦。”叶桓也眨了下眼睛,长长的睫毛一扇一扇,看得殷长欢想伸手去摸了摸,再比一比,他们俩的睫毛谁的比较长。

  “嗯,我听出来了,叶大人下次要夸我不用这么婉转,可以直接夸,”殷长欢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叶桓,“就像我夸叶大人一样。”

  叶桓哑然失笑,笑容满面,“我明白了,下次我就直接说。”

  “用什么下次,不如你现在就说。”她还没被这么漂亮的男人夸过呢,也不知道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的不一样。

  殷长欢目不转睛的盯着叶桓,肤如凝脂的小脸而上写满了期待两个字。

  叶桓愣住了,每当他觉得他了解殷长欢的时候对方就会让他觉得他知道得还不够,脸皮这点上也一样。

  半天没等到叶桓开口,殷长欢偏头疑惑道,“你该不会是害羞了吧?”

  绝对不可能是她没什么可夸的。

  叶桓歉然一笑,“抱歉,郡主太多优点了,在下一时不知道该夸哪一个好。”

  “叶大人,你实在太会夸人了。”殷长欢整张脸都亮了起来,“叶大人不愧是状元出身,像我夸人就只会夸对方容貌好却忘了人不只有容貌这一点,他的性格、气度、心胸都值得夸。”

  叶桓挑眉,“郡主是在夸你自己吗?”

  “哈哈,被你发现了。”殷长欢尴尬一笑,转移话题,“你姨母看上我当她儿媳妇,你愁什么愁?”

  难道叶大人心仪她!

  叶桓道,“是这样的,本来我那表弟各方面都挺好,堪为良配,但是……

  “难道他不能人道?”殷长欢忽然想到殷怀怡讲的她最新看的话本,里面说一个男人不能人道却骗婚,她一听叶桓这欲言又止,隐情极深的语气,下意识的把话接了过来。

  一片诡异的沉默……

  殷长欢似乎听到了一连串乌鸦的叫声,她居然在叶大人面前说出了“不能人道”几个字。

  好想撞柱,为什么她所有的糗都出在叶桓面前了,老天就不能对她好点吗,难道她上辈子欠了叶桓的。

  也不对啊,她上辈子和叶桓根本没什么接触。

  “不是的。”尴尬中,殷长欢听到了叶桓的声音。微微抬头,咬着唇角看叶桓,见他面无异色殷长欢稍稍松了口气,“那是什么?”

  叶桓紧皱眉头,问殷长欢,“郡主,在下逾越的问一个问题,如果我表弟向你求亲,你会同意吗?”

  殷长欢:“我才不想离开京城,而且我又不喜欢你表弟,怎么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