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笼中燕第47节(1 / 2)





  几个女人对着新来的苏燕上下打量,侍从给苏燕随意收拾了住处,让她和李骋的姬妾一同住下。

  她去询问的时候,侍从只肯说李骋带兵去攻打定州了,等定州攻下后便会回来,也不肯交代李骋将她拐来做什么。

  苏燕战战兢兢地在府中住了不过三日,李骋便携着一身酒气回来,直接到了她们的住处。

  苏燕瑟缩插好门闩,任屋外酒气冲天的醉鬼如何怒斥着让她开门也不理会。

  最后李骋安静了一下,似乎是在门外踱步想着如何进去。苏燕胆战心惊地等了一会儿,突然听闻一声巨响,一柄沾着血的长刀直接劈开了木门,力道之大,将木门都毁了大半。苏燕吓得险些跳起来,去屋里找了烛台握在手里。

  几下之后,李骋一脚踢开了木门,看到苏燕后立刻踉跄着上前,强硬地夺下她手里的烛台,不由分说将她往榻上拖,血腥气与酒气混合,越发令人作呕。苏燕又惊又怒,手上得了空立刻朝他狠狠地甩了一巴掌。

  李骋被打得愣了一下,粗热的呼吸喷洒在苏燕脸上,她嫌恶地偏过头,用脚蹬开他。

  李骋本就醉得糊涂了,连走路都不大稳当,脑子里还想着这种事,苏燕一巴掌打过去,他便也知趣地停下,摇摇欲坠地站了一会儿,便猝不及防地倒在榻上呼呼大睡,一只手还放在解了一半的裤袋上。

  侍从听到动静声没了,立刻进屋查看,发现李骋睡了过去,便招呼着让苏燕侍奉。

  苏燕冷笑两声,丝毫不理会醉到不省人事的李骋,抱着衣裳去找他的姬妾,以求夜里能安心地睡一觉。

  让苏燕进屋的女人怀了身孕,也听到了她屋里的动静,没说几句便收留了她。

  苏燕在幽州住得久了,勉强也能听到一些蓟州的乡音,对方唤作媛娘,跟着李骋已经有三年,随军到过不少地方。她虽不理解李家为何造反,却对此没有太多感受,甚至想着若李家当了皇帝,李骋便是太子,她日后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苏燕不了解其中内情,她不明白李骋的父亲是节度使,祖父是太尉,这样的家世地位不知好过世上多少人,为何还觉得不满足,非要争着一个皇位,要杀那么多人,夜里便不会做噩梦吗?

  翌日一早,李骋酒醒了看到脸上留下红印子,以及地上被劈开的木门,便将苏燕从媛娘的屋里拖出来。“好你个苏燕,我还没怎么你呢?你先对我动起手了?”

  苏燕怒骂道:“你好生不要脸,满院子的姬妾,偏偏来祸害我一个无辜人。我又不曾招惹你,无端被你这样欺负,还不准人还手了不成?”

  李骋咬牙道:“我瞧着你在宫里也没少受欺负,难道你敢甩皇帝的巴掌不成?”

  苏燕冷笑,说道:“我还当真打过。”

  他听到此处也笑了,推着苏燕往屋里走,说道:“我昨夜打了胜仗,酒喝多了将你认错了人。你且放心,我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奸□□人的事可是一点也不干,这满屋的女人都是真心要跟我,你可以再好好想想,跟了我日后有数不尽的好处,还没人拘着你。”

  “我若不肯呢?”

  李骋对她扬起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好说,你不肯跟我,不是还有徐墨怀吗?我便将你还给他,你一个婢女胆敢戏弄皇帝,他若知道你还活着,且又入了我的后宅,手段可比我要很多了,你尽管试上一试。”

  “混账。”

  “随你怎么说。”

  第64章

  李家造反的事传到长安只用了七日,驿站的人马不停蹄将消息传到长安,满朝文武无不哗然,纷纷辱骂着李氏满门,而李复留在长安的家眷被他狠心抛弃,成了这场叛乱的弃子。

  只要推行科举,务必会引起巨大的动荡,边疆有着虎视眈眈的外夷,朝中是步步紧逼的士族。如果放任士族继续壮大,只会出现更多的李氏郭氏。

  李复知道徐墨怀的野心不止在提拔几个小小的寒门学子,他早在暗中打压李氏,无异于逼着他们造反,刀子迟早会落到他们这些权势滔天的节度使头上。与其等着日后被打得措手不及,不如趁着他羽翼未丰早些反了。

  徐墨怀心中早有平叛的人选,他也知道如今自己这皇位坐了没多久,正是需要提升威望的时候。北方突然暴发叛乱,百姓们便回回忆起从前因战乱而颠沛流离四处逃亡的日子,此刻更需要他站出来,如同先皇和高祖一般驱逐胡虏,平定河山。

  朔州陷入战火,林馥心急如焚,迫于无奈来寻求徐墨怀,跪在殿前请他出兵援助林照。

  “请陛下救我兄长。”林馥难得对徐墨怀低声下气地恳求,依旧是为了自己的家人。

  林氏风光了几百年,势力如盘根错节的古树,根脉绵延几里,一时之间绝不可能除尽。而他也没要为此除去李家的意思,不过是想打压给各大士族看看,自然不会真的要林照死。

  “朕知道了,这些事不必你费心,回去等着便是。”徐墨怀实在不想看见林馥,他还没忘记苏燕是怎么跑的,若说其中与林馥半点干系也没有他绝不相信。

  林馥还想再说,徐墨怀却不大愿意理会她了。

  没多久,宋箬也从宫外回来,正好看到林馥失魂落魄的样子。她在宫里这些时日,已经看出徐墨怀并不沉湎于男女情爱,极少到后宫宠幸过什么人。

  宋箬丝毫不了解这位兄长,因着她有意在宫里打探从前的事,也得知了不少有关于他的传闻,包括皇后与长公主的死,都与他脱不开干系。

  宋箬早慧,虽年少走失却一直有记忆在,后来辗转流亡被好心人收养,母亲留下的信物便被她缝在了衣服的暗袋里。后来回到长安遇见林照,也是她故意为之,只是在日渐相处中,林照虽对她呵护备至,这呵护却也来得不同寻常,并不似男女之间的情意。宋箬多次试探,不断与记忆中的往事比对,发现了徐晚音与她年纪相仿的事,越发确认心中所想,只是林照始终当她不记得罢了。

  也实在可笑,从前口口声声说她卑贱的公主,竟不过是鸠占鹊巢的庶人,而她才是名正言顺的安乐公主,徐晚音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从她手中得来的。

  绣房欺辱她的长工与绣娘,苛待她瞧不起她的林氏中人,在一夜之间都要对她磕头跪拜。而从前她受了那样多的冷眼,无非是因她出身不好,配不上林氏嫡子的林照罢了。

  宋箬只觉得十分可笑,分明她并未做错什么,只因身份不同,便要受到这样天差地别的对待。难怪人人都铆足了劲儿往上爬,换做是她,即便拼得头破血流,也得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只是她实在想不通,生母和长姐究竟为何而死。

  ——

  由于李复是河北道节度使,在攻取河北各州郡之时可谓势如破竹,李骋翘勇善战,是出了名的杀神,三日便踏平了定州的城门。而胡人兵马攻打朔州,连朔州也危在旦夕。

  徐墨怀在商讨下,决定亲自领兵出征,虽然朝中重臣们对于政事意见不一,却在抗敌一事上都能分得清轻重缓急。当初蛮夷入侵中原,不少世家为了抗敌灭门,长安的街道是都是公卿贵族的尸骸。士族中人向来视胡人为贱夷,宁死都不会向他们俯首称臣。

  李氏一族从前便是庶族,祖上一路靠着军功升迁,虽位列公卿,却依旧被名门望族在暗中瞧不起,叛乱一事后更被人所耻笑,御使更是在朝中破口大骂,只恨自己不能亲自提剑上战场将逆贼诛杀。

  徐墨怀在此刻提出要领兵平乱,无异于正中他们的下怀,满朝文武几乎无人反对,纷纷赞扬他有高祖遗风。

  正当徐墨怀整军待发,要奔赴定州之时,一封书信姗姗来迟,从远隔千里的云塘镇送到了他手上。

  送信人字迹工整,没有名姓,只知道来自幽州。这封信先是寄到了云塘镇的一家药铺,最后有人去寻张大夫的下落,这才惊动了徐墨怀安插在云塘镇等待苏燕的人。

  这封信半点看不出与苏燕的干系,只是轻描淡写地询问了张大夫的近况,而他却一眼便能确认是来自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