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节(1 / 2)





  “其实啊,要我说,姜家就是太着 急,啥苗头都还没露出来,搞得跟火烧眉毛一样。哎,你说她们怎么就不找我呢,我大小也算是个军官啊。”

  “对了,有个事儿跟你说一下。”

  “啥啊?”老猫随口回了一句,吃饱肚子,懒洋洋的擦嘴。

  “我定亲了。”

  “和 谁?”

  “小丫头。”

  “那个小神医?哎呀,厉害呀席峥,我就说嘛,这 丫头不错。这 次带了多少药过来?老实说,这 次是不是没收你钱?”老猫高兴了,这 成了自己人,这 下方便占便宜了。

  席峥看他,“不用想了,没有药。”

  “啥?没有?你这 美男计不行啊!要不你还是换姜擐吧,多少有点好处!”

  “滚!”席峥笑了。

  京城席家,席家老爷子正看着 小孙子的信,苍老的脸上露出笑容。

  笑骂一声,“臭小子!”

  小子都大了,知道拱别人家里的白菜了。还真会选,一下拱了一棵值钱的。这 些年下来,因为药的问题,席新华把青山大队木家查的透透的。

  想到小孙子问姜家的事 ,席新华冷笑一声,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哦。

  铺开信纸,笔锋暗藏锋芒,一会儿就写了三封信,叫来勤务员,送回去。

  西北农场收到小儿子来信的董白兰喜不自禁,“哎呀,这小子像我,有行动力,上次还在说,这 会儿已经定亲了。”

  席德泽无奈的看了一眼妻子,“让我看看。”董白兰把信递给他,“哎呀,可惜了,我那些好东西还藏着呢,不知道啥时候能有机会送给翘翘。”

  “别急,很快的。”

  至于在西南边陲的密林里 刚出生入死回到驻点的席嵘,同时收到两封信,一封小弟寄来的,一封爷爷寄来的。

  看了小弟寄的信,不用猜就知道爷爷的信写的什么东西。“臭小子,看我回去不揍你。”

  “老大,司令部叫你开会。”外面有人在喊。

  席嵘把信随手塞在枕头底下,“走!”

  梨树大队,王敏买来教材,空余时间和曹秀英两个人埋头学习,一天都不曾拉下过,这 引起了知青们的注意。

  王敏想了想,毕竟相逢一场,“我得到消息,有可能会恢复高考,你们如果有这 个想法,我劝你们最好提前做准备。”

  王敏这一席话引来大家的嘲笑,都下乡这么多年了,还做什么梦呢。

  嫁到松树大队的王红霞,休息那天特意过来找王敏,话里 话外的嘲笑王敏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王敏埋头学习,根本不搭理她,王红霞自觉没趣,和 几个嫁人的女知青一起走了。

  王敏、曹秀英一心埋头学习的劲儿还是让几个年纪比较小的知青心里 有了想法,没过几天,抽空学习的知青又增加了几个。

  时间一晃而过了,两年过去,到了一九七七年的八月底,北京的知青,陆续收到家里 的来信,恢复高考的这 件事的讨论已经甚嚣尘上,这 事 儿在红旗大队引起一片讨论。

  这 会儿,知青们无心下地,疯了一样四处找复习资料,但是这个节骨眼上,资料是抢手货,你有多少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为了复习资料的事 情各个大队闹出不少事 。特别是在当地成家的那些知青家里,为着这 事 儿吵架、打架的事 儿,不知道出了多少。

  这 天,王红霞挺着怀孕五个月的肚子,脸上挂着 一个巴掌印,踉跄的跑到梨树大队知青点,疯了一样冲进王敏房间四处翻找资料,嘴里还念念有词,念着“大学,大学,我要考大学……”

  王敏听到同屋的人喊话,跑回来时,屋里 被翻了一遍,东西掉落一点,王红霞蹲在地上嗷嗷大哭,最后王红霞的男人过来把人拉走。

  出了这 事 儿,王敏和曹秀英商量,他们俩捐一套书给知青们,大家轮流看。曹秀英没有意见。

  王敏这会儿面上平静,实则内心都已经是疾风暴雨了,她的坚持是有用的,在不远将 来的一天,她就能靠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快!

  和 王敏一样提前准备的,还有青山大队的人。

  在木翘翘和 牛棚所有老师的努力之下,这 半年,青山大队上到三十几的,下到十二三的男女,都在努力学习,很多人即使在上班舍不得放弃工作的人,也在下班时间努力学习。

  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不情愿,家里爹娘、爷奶都劝他们,这 才好不容易坚持下来,没想到这会儿就看到了希望。

  那是大学啊!不管什么工作不工作,请假、辞职,青山大队外出的年轻人全部回来了,每天集中在保管库那边埋头学习,家里老人包揽了家务,让他们全心投入学习。

  有些学不进去的,天天挨人白眼。孙柏就是其中之一,每天过的苦不堪言,他都快四十的人了,还考什么大学。

  孙家的当家人孙朴,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这 几个月,天天拿着黄荆条撵家里 孩子学习,一天骂几次儿子不争气。嘴里还碎碎念,木家的孩子有出息啊!

  第66章 高考成绩

  十月二十一号,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全国,红旗公社整个沸腾起来,原来还半信半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 全都疯了一样 投入学习。

  各个大队的队长找上杨大山, 纷纷反映自己大队的情况, 知青都不 下地, 带动的队上的其他年轻人也心浮气躁的很, 整天不 干正事。

  杨大山想了一下, 这个事儿还是不 能拦, 关乎人家一辈子的大事儿, 好多 老知青下乡都□□年了, 这要强行镇压是要出大事。

  “你们也理解理解人家, 不 是说一个月后就 考试吗?也花不 了多 长时 间 。村里的小年轻,想考试就 都让他们考, 考出去那是最后,跳出农门以后路就 走 的宽了。就 是没考上, 也让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以后好安心过 日子。”

  杨大山把人打发走 ,发现来的人里面没有 青山大队的人。今天有 空,干脆就 去青山大队看看。

  气喘吁吁的爬上山,发现守在村口的都是四五岁的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