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章(1 / 2)





  御书房里,晟玄宗脸色极为难看, 待到靖王走进来, 皇帝的眼神更添了几分复杂。

  “儿臣参加父皇。”

  靖王躬身给皇帝行礼,不动声色地收回适才逡巡过房内的目光。

  须臾之间, 他已经了解了眼前的情势。

  龙案上摊着几份奏折, 户部尚书承恩侯,也就是当今国舅穆祁立在下方, 与他站在一处的兵部侍郎是此次远征南陵的监军,其后还跪着几个人, 两个是随同靖王出征的远征军将领,还有一人却是俘虏来的叛王心腹郭桓。

  晟玄宗许久没有回应,靖王只能保持着躬身的姿态,他能够感觉到皇帝的目光探究而审视地落在他的身上, 修长挺拔的身形丝毫未颤, 镇定而沉稳。

  “平身吧,”皇帝声音低沉, 辨不出情绪, “户部今日上了几道折子, 你自己看看。”

  这话一出,下方的几人神色各异, 皇帝的语气就是表明了态度, 他是信任靖王的。

  靖王自然也心中有数, 他走上前双手接过奏折, 快速地阅览了一遍, 转眸看向承恩侯,当着皇帝的面毫不掩饰自己的嘲讽:

  “舅舅好大的手笔。”

  承恩侯一怔,他是靖王的亲舅舅,私底下的斗争是一回事,他怎么也没想到靖王会直接怼上来,他状似无奈道:

  “殿下严重,实是微臣职责所在,三十万大军回营,户部清算此次远征所耗银资,同兵部核对部将名册,发现众多数目难以对上……”

  靖王轻嗤一声:

  “所以清查之下,发现本王身为远征军主帅,虚报兵数,贪墨军饷?三十万大军,从点兵之日起,钱大人就随行监军,这兵员之数究竟几何,粮草所费几许,钱大人不是比本王更清楚?”

  钱大人便是那兵部侍郎随行监军,此刻出列对靖王拱手道:

  “殿下此言差矣,大军拔营之时确有三十万之数,然茹阳河一役我军折损众多,三路前锋军冲散,两月后方才汇合,彼时微臣正前往虞城筹措粮草,从那日起点兵簿便是由王爷麾下这两位将军负责,中间足有七月,微臣并不知我军实际兵员人数。”

  一场战役打下来,中间死伤无数,攻城之后再征兵,兵员来来去去,这个数字本就难以统计,有些将士甚至还未来得及登记造册就已经牺牲,军饷抚恤这一块的确是莫大的油水,为稳定人心,即使明知下属有猫腻,主帅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将军还朝,皇帝要是想藏弓烹狗,从银钱这方面找麻烦准错不了。

  但靖王是皇子,你说他纵容属下假公济私徇私舞弊倒有可能,说他本人贪墨军饷当然站不住脚,监军这番话,却是为了引出茹阳河一役。

  这才是重头戏。

  远征军曾经两次将叛军围在茹阳河,靖王却下令围而不剿,以致叛王两次脱逃,而那位郭桓,却证明了靖王军中有人与南陵王私下来往,更向南陵王透露过远征军粮草运行路线和茹阳河的布兵图。

  靖王本人当然不会私/通叛王,但是能知道这两样重要军情的,在整个远征军中不超过五个人,个个都是靖王心腹,一旦彻查,必有人要背起这口锅。

  连同这两位负责军饷发配和兵员造册的将领在内,远征军高级将领势必要被清洗一番。

  刚刚大胜还朝就有将领获罪,远征军的将士们必然要心生不满,自己作为主帅保不住手下的将军,以后又该如何让部将继续效忠?

  承恩侯老谋深算,一旦出手后招连连,断掉秦殊几条臂膀,让他失信于部将,皇帝纵使不起半分疑心,一个驭下不严指挥失当贻误战机的罪名却是跑不了的。

  何况这罪名一旦成立,皇帝就算只做表面功夫,至少也要让靖王禁足思过,少则两月,多则半年,靖王刚领的监管刑兵二部的差事也成了个空差,还有他的婚期,当然也要延后了……

  靖王冷冷地看着承恩侯。

  御书房里陷入僵持,此时的御花园中,却是一派热闹。

  十一跟着秦殊进了宫,他当然不能也跟进御书房,秦殊把他安置在御花园里,想着这里有花有水风景好,小孩坐这里等他也不至于无聊。

  御花园的太液池边有一座小亭,十一就坐在小亭的石桌旁,桌上放满了瓜果糕点,他一边吃着零嘴一边捧着骊山昆仑镜看得津津有味。

  小川小彻站在他身后不远处努力憋着笑,在他们看来王妃这根本就是照镜子照得不亦乐乎,这得是多自恋的人儿才能对着自己的脸高兴成这个样子,不过他们转而一想也觉得难怪,王妃这张脸人见人爱,把他自个儿陶醉过去也不足为奇。

  十一当然不是在看他自己的脸。

  骊山昆仑镜已经点亮了四块琉璃,十一可以用他查看任何地方曾经发生过的任何事,如今他看的,正是秦殊幼时在这太液池边玩耍的情形。

  镜中的两个小童长得一般模样,四五岁大小,都是珠圆玉润可爱至极,骨溜溜的大眼,红通通的脸颊,只是一个身穿玄衣,一个身穿黄衣。

  玄衣的那个手里拿着把竹剑伸长身子在挑那莲蓬,黄衣的那个捧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正巴巴看着玄衣小童,等到玄衣小童把莲蓬抓在手里抠下一把莲子来,他对黄衣小童招了招手,然后把莲子分给黄衣小童吃。

  十一数得清楚,玄衣小童手心有六颗莲子,他给了黄衣小童五颗,自己只吃了一颗。

  玄衣小童是他哥哥秦殊,十一立刻就笃定了。

  那黄衣的便是如今的太子秦冕。

  十一看着小时候的哥哥自然是开心,还一下子见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他觉得新鲜有趣,乐呵呵地看了好久,觉得他哥哥小时候长得真是玉雪可爱,自己恨不得把他从镜子里抱出来亲一亲。

  但是渐渐的,十一的大眼睛眯了起来,他高兴不起来了。

  那日头十分毒辣,小秦殊又在吃力地采莲子,额头上的汗珠一个个都有黄豆大,玄色的锦衣湿/漉/漉贴在小小的身体上,十一光看着都替他哥哥热。

  而那小秦冕顶着宽大的荷叶,连步子都不挪一下,小秦殊采完莲子跑过来,分给他,他就吃着,吃完了又催小秦殊接着采,小秦殊往远点的地方跑,脚下趔趄差点绊个跤,小秦冕还咧着嘴哈哈笑。

  这个小太子,蔫儿坏!

  十一鼓着嘴,气哼哼,心里又觉得他哥哥从小就那样会疼人,但是疼的不是自己,十一觉得嘴巴里的点心都酸溜溜的。

  这时镜中出现了一个女子,带着一群人走向太液池边,两个小童看见了皇后都立刻站直了身体,小秦冕把手里剩下的满把莲子全都扔进了池里,小秦殊呆呆看了下,悄悄把自己手心里唯一一颗莲子攥紧了。

  那女子十一认得,是先前见过的皇后,她那时比现在年轻许多,端庄高贵的气势却比今日更甚,眉宇间不怒自威。

  皇后走到两个孩子面前,威压的目光扫了下去,看到小秦殊脸上有一道脏污,衣服下摆也沾了许多湿泥,不由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