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孤家寡人_66





  按照那些御史列出来的罪名,只要其中有一半是真的,西宁王府这次就逃不脱抄家灭族的下场了,何况,很多罪名有实有据,这也让金暄慌了手脚,暗自后悔自己不该这么回京,回头就命人写信给自个的家人,叫他们做好应变的准备。

  但是金暄没有发现的是,他的信使第一时间就被拦截了下来,而平安州那边,原本承庆帝在的时候,就埋下的钉子也发动了,直接将那边的军队控制了下来,隐隐包围了西宁王府,时刻监视。

  一封伪造的密信被送入了王府,只说一切都好,没有发生什么变故,估计最多就是被斥责一番,削去几年的俸禄而已,不过平安州这边只怕是呆不久了,应该会和另外几个王府一样,以后只好长居京城了。

  西宁王府这会儿主事的是西宁郡王妃和世子金淮,西宁郡王妃出自东平郡王府,当年也是封了县主的人。他们收到了信,自然是松了口气,他们想不到太远,何况在他们看来,自家与朝廷是有功的,当初要不是第一代的西宁郡王,如今坐在龙椅上的还不一定是徒家人呢!因此,一个个很是笃定,虽说舍不得平安州这块富得流油的地方,但是,在见过长安繁华的人眼里,平安州这地方实在是太偏僻落后了,论起享受来,远远不及帝都,西宁郡王妃本来就是长安长大的,金淮也在长安生活过一段时间,没有对比还好,有了对比,顿时觉得这边陲之地,实在不是人过的地方,何况,西宁郡王妃如今还要给自个的女儿还有几个庶子庶女筹备婚事,这等乡下的地方,哪有长安方便呢!因此,干脆就命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举家迁往长安了。

  西宁王府俨然成了瓮中之鳖,郡王府里的密探已经摸清楚了王府的一些密室密道的所在,如今时刻盯着,生怕郡王府的人狗急跳墙。

  金暄在朝中几乎举步维艰,他天天到处联络原本的世交故友,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极为知趣的,一个个闭门不出,东平王府是姻亲,但是这会儿,东平王府只剩下一个郡公的爵位了,当家的是老东平郡王的继室之子,可是西宁郡王妃却是原配嫡女,两人原本就不怎么融洽,金暄厚着脸皮上门,结果没几句话,就被端茶送客了,气得七窍生烟。

  另外几家同样如此,南安郡王府这会儿自保还来不及,他们之前也是在徒景逸和甄家那边都掺和了一手的,为了脱罪,他们不得不识趣地将仅有的兵权交了出来,还连本带息地将欠了国库的钱给还了,一家子都缩在王府里面不敢出头,哪里敢掺和金家的事情。至于北静郡王这些年来,跟他们已经走得挺远了,老北静郡王前两年过世了,新任的北静郡王是原本的世子水溶,水家当年早早就交出了权力,又两度尚了公主,自然是要向皇室靠拢的,这会儿水溶打着关门守孝的名义,谁也不见。天知道,这年头守孝说是三年,实际上也就二十七个月,时间早就过去了,之前水溶在外面参加社交的时候,不提什么守孝的话,这会儿拿着这个当借口,金暄即便是暴跳如雷,也没有办法。

  到了廷辩的时候,金暄准备不足,被那些御史问得哑口无言,只是连声喊冤枉,徒景年轻描淡写地暂时夺了金暄身上的职司,命其在京城的郡王府暂时闭门读书,案子交给有司查办,如果确实冤枉,自然还了他的清白,若是罪名确定,那么自然也不会姑息。

  说是闭门读书,实际上就是软禁,金暄被拘禁在王府的正院里,只能在正院的范围走动,身边居然只有几个亲兵伺候,这让金暄更加不安了。

  金暄的预感是正确的,有了皇帝的示意,有司的效率前所未有地高,很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一大堆的苦主证人,指证西宁郡王在平安州任上,暗杀朝廷命官,勾结胡人,倒卖军械,杀良冒功,私开金矿,然后还有私藏军械,图谋不轨的,总而言之,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原本风光无限,被人寄予厚望的西宁王府彻底倒塌,平安州那边的军队直接被徒景年派出去的人接手了,中间没有发生什么波澜,西宁王府被查封,原本打着回京享受富贵的王府之人回京是回京了,却是被关在囚车里面,一路押送进京的。而查抄西宁王府的过程,也让知情的人心惊不已,金银之类的也就算了,西宁王府居然在平安州外面私自开了一个马场,豢养了数千匹良马,而且还制造了大量军械,足以武装一两千的骑兵还有五千左右的步兵了,这般手笔,说他不想谋反,也没人相信了。

  加上查抄出来的跟甄家,跟废后一党往来的信件,西宁郡王府别说爵位没了,金暄直接被赐死,除此之外,王府的男丁除了两个还不懂事的男童留下了性命之外,剩下的人都被判了秋后处斩,西宁郡王妃、世子妃因为也牵扯到了其中,自然没能留下性命,剩下的人尽数被打入奴籍,分批发卖了。

  徒景年当政的第一年,就拿着西宁王府满门的性命,告诉天下人,自己这个皇帝不是什么可欺之主,甚至容不得什么妥协!

  ☆、第107章

  西宁王府的烟消云散顿时让有些想要跟徒景年讨价还价的人消停了,很显然,徒家的人,哪怕是当年以仁慈出名的仁宗,都不是什么可以随便捏的软柿子,好在徒家人也不是什么暴君,不会搞出什么不教而诛,随便杀人的事情,尤其,没了西宁王府,平安州那块空出来的利益,足以让不少人打得头破血流了,谁还有心思给金暄他们一家子喊冤啊!

  朝廷现在各个部门都很忙,作为新鲜上任的户部左侍郎,林如海如今同样天天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问题是,在外面忙也就算了,回了家,还是省心不起来。

  这年头有五不娶之说,其中有一条,便是丧妇长女不娶,甭看林如海如今挺风光的,自个的独女却正在五不娶之列,因此,他只得将女儿托付给岳家帮忙教养。结果等他回了京,心都凉了。

  贾家根本不是自个岳父还在的时候那个贾家了,岳母也算不上什么明白人,之前贾家被抄了一回家,抄家的人见贾家压库的银子还是有不少的,回去禀报了上头之后,发还家产的时候便将贾家的欠银给扣下了,如此一来,贾家账面上就没有太多的现银了,还有很多小巧值钱好变卖的东西被抄家的人私底下吞了,贾家如今也不好追究,因此,虽说没有什么省亲别墅的说法,但是贾家如今是真的穷了。

  偏偏贾家养了一群比主子还款大的奴才,抄家的时候,他们损失惨重,发还家产的时候,也没发还他们的私产,这些人习惯了当年比不得势的主子还要舒服的日子,如今想要恢复,自然得加倍地侵吞主家的财产,问题是,如今可不是什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是地主家也没余粮的年景,前些年二房王夫人当家,可劲地把公中的财产往自己屋子里面划拉,但是她仗着自个有个含玉而诞的儿子,元旦出生,还进宫做了娘娘的女儿,中饱私囊是有一套的,但是,在经营上却没太大能耐,加上她的那些心腹,哪个不是油锅里面有铜板都要捞出来花的性子,她想要从宫中套出一百两银子,起码有一百五十两叫那些家奴给过手分润了。

  因此,贾家的日子愈加捉襟见肘,这会儿薛家还没上京,自然史太君打起了林家的主意。

  林家几代单传,不说别的,哪怕是几代主母的嫁妆,都是个极为可观的数字,何况,林家历代入仕,做的都不是什么清水衙门的官,三年清知府,还十万雪花银呢!贾家跟甄家有亲,自然知道当年甄家打理盐政的时候,是何等光景,林如海做了七八年的巡盐御史,要说没捞到什么好处,也没人相信啊!

  加上贾敏历年来送回来的节礼年礼,以史太君的眼光,林家起码有个两三百万的家私。尤其,林如海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连个儿子也没有,贾家自然不会希望这笔钱最后落到林氏族人的手中,因此,打定主意,要最疼爱的贾宝玉娶了林黛玉,好将林家的百万家财弄到自己手里来。

  因此,林黛玉如今都已经到了讲究男女大防的时候了,居然还跟贾宝玉一起,住在史太君的屋子里面,几乎是同吃同卧,毫无忌讳。

  林如海虽说迂腐了一些,对岳家也比较亲近,但是,林如海并不是什么可欺之人,自己仅有这么一个女儿,当年女儿出生的时候,贾家就来信说过亲上加亲的意思,当时林如海心中还是有些意动的,毕竟是亲戚,又听说二舅兄家的那个侄子还算是聪明伶俐的,不过想着孩子还小,还是再看看!想想贾政就知道了,年少的时候也说是个会念书的,结果弄到现在,也没个功名,靠着岳丈的荫蔽,做着个五品的小官,几十年都没挪动过位置。后来在巡盐御史任上,自个朝不保夕,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连妻子的死,也跟甄家有些不明不白的关系,将女儿送到贾家,其实为的也是给林家留一条血脉的关系,贾家好歹跟甄家有些亲戚关系,总不至于连自己的外孙女也护不住。

  结果,林如海进了京才知道,自己把女儿送过来避难,年年大笔的银钱送过来,贾家却只把女儿当做寄人篱下,打秋风的对待,林如海又听说了贾宝玉那些颇为荒唐的言行,这也罢了,只要对女儿好,就当做是个女儿招了个赘婿呢,林家也不是养不起一个喜欢风花雪月的闲人!问题是,贾家如今却不像是什么正经的人家了。

  林如海在家务事上有些拎不清,但是在朝政上,却是看得很分明,要不然,他在巡盐御史任上,不知道多少人拉拢他,软硬兼施,林如海也不敢心动,一心做他的帝党,这才囫囵着回了京。

  回京之后,林如海才听说贾家被抄了家,这也罢了,毕竟最后还是无罪开释了,官复原职了,但是贾家似乎一点反省的意思都没有,人家一个异姓王都栽了,你一个已经算不上国公门第的人家,有什么好拿捏的呢?

  偏偏贾家一如既往地嚣张,国公府的牌子大喇喇地挂着,族人没一个上进的,一个个偷奸耍滑比谁都厉害,大舅兄照旧花天酒地,二舅兄连衙门都去得很少,下面的几个孩子,也没什么出息的,若是龟缩着,什么也不做就是了,偏偏颇有些仗势欺人,强买强卖,包揽诉讼之类的行径,族人仗着国公府的势力,那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敢做的。

  贾家都这样了,林如海疯了才想要一直被贾家拴在一条绳上呢!因此,回京之后,就想着将女儿接回来。结果史太君是个厚脸皮的,总能拿出各种理由来,而且,明里暗里表示,林黛玉跟贾宝玉已经是两情相悦了!

  林如海再一问林黛玉带来的几个下人,这些年在贾家发生的事情,立马暴躁了,贾宝玉根本算不上什么良人,这人就是个花花公子一样的人物,这么说吧,过个十年二十年,贾宝玉妥妥的就是第二个贾赦,他凭什么要将女儿嫁给这么一个文不成武不就,还自诩怜香惜玉,实则是贪花好色的人物啊!

  温文尔雅的林如海是近乎暴跳如雷地将女儿领回自己家的,他这么大年纪了,也没什么续弦的心思,干脆直接找了两个教养嬷嬷回来,教导女儿各种女孩子家应该懂得的事情,然后才知道,他指望着贾家教导女儿,完全是找错了人,贾家压根什么东西都不教,就学点诗书女红,这些能有什么用啊!林黛玉原本水平就够高了,六岁的时候都通读了四书了,女红什么的,自个女儿难道将来需要天天做针线吗?懂一点也就行了,林家自然有技艺高超的绣娘陪嫁,女儿要学的是管家交际啊!结果,贾家连自己家的女儿都不教,更别说外孙女了!

  女儿这几年是完全荒废掉了,林如海也是无可奈何,只得认命,偏偏女儿接回来了,贾宝玉三天两头上门闹腾,口口声声都是林妹妹长,林妹妹短的,林如海又是谦谦君子,做不出将上门做客的侄子大棍子赶出去的事情,整个人几乎要崩溃了。唯一让他欣慰的是,女儿对那个贾宝玉不过是有些兄妹之情,却没什么男女之思,否则的话,林如海就要非常为难了。

  徒景年如今做了皇帝,方有闲心围观一下剧情人物,结果,林如海这个女主角的父亲,逃脱了原著上的命运之后,就差点被木石良缘给气死了。徒景年如今正拿着这些八卦下饭呢,没办法,当皇帝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因此,再想起一些剧情之后,便叫锦衣卫通政司多关注了一下,然后就拿着这些八卦跟承庆帝分享,承庆帝一边感慨一下那些勋贵的没落与荒唐,一边也对此兴致勃勃,生活太无趣了,还是要找点乐子的。

  很快,徒景年自己的乐子来了,他登基大半年了,后宫除了皇后,就两个低等的妃嫔,早就有人看不过眼了,因此,很快就有人在朝堂上进谏,要徒景年进行大选,充实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