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四十四幕 碾压(2 / 2)


那些小厂商,可能成本比道格还要高,但是售价却可以比道格还要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就在本地生产,然后售卖本地,这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售价自然就能低不少。

这种直销的模式,好处自然很多,但是坏处却显而易见,就是不利于扩张。

道格的主要精力,不会放在《大富翁》这面。

因此,道格就要给一些人足够的利益,让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自己去拓展《大富翁》的市场。

各级的利润都留足了,哪怕低端市场全部失守,道格也能牢牢的把握住中端市场。

因为,利润足够高,克莱登印染厂的《大富翁》就会摆在最大的商店最显眼的货柜上。

这些展示位置本身,就展示着这款产品的定位。

至于――高端。

道格也已经有了想法。

单单是更好的材料,不发体现出足够的噱头。

当主流的《大富翁》都转为机器生产后,道格不打算完全取消手工生产的生产线。反而会大肆的宣扬。

数十年如一日,极具工匠精神的女工,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制作――《大富翁》。

从布料的选择,到染料的勾兑,再到每一个棋子的雕刻,都由一位工人纯手工制造。

这样精雕细琢的《大富翁》,就算是最熟练的工人,一年也仅仅只能制造数十套。

完成作品的女工,会在她创造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哪怕是同一名工人,每一次创作的《大富翁》都不同。

因此,每一款高端《大富翁》都是独一无二的收藏佳品。

甚至……

当制作《大富翁》的女工去世后,她制作的《大富翁》就成为了绝版。《大富翁》还能升值……

这样一套宣传下来,《大富翁》就不再单单是《大富翁》本身了,它附着上了更多的文化属性。

而这些文化属性,就是那些高端人士所追求的。

对于低端平民来说,诱惑他们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钱。

《大富翁》能在纽黑文卖的那么好,不光因为有高端人群的带头作用,针对中低端人群的营销,同样在起作用。

人无横财不富。

低端人群,不拥有生产资料,没有办法“用钱生钱”。

只能出卖自己劳动的他们,甚至连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该这样的他们,突然一个暴富的希望,他们当然会上当!

当一件商品,既能让过手的人足够多的利润,又能让中低端人群“上瘾”,又有上层人士追求的“调性”。

它怎么可能滞销呢?

这个世界上存在无用的产品,但是更多的却是营销错误的商品。